唯利是求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見“唯利是視”。
出處南朝·梁·沈約《奏彈王源》:“源頻叨諸府戎禁,豫班通徹,而托姻結,唯利是求,玷辱流輩,莫斯為甚?!?/p>
基礎信息
拼音wéi lì shì qiú
注音ㄨㄟˊ ㄌ一ˋ ㄕˋ ㄑ一ㄡˊ
繁體唯利是裘
感情唯利是求是貶義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用于處事。
近義詞唯利是視、惟利是視、唯利是從
英語draw water to one's mill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斗筲之人(意思解釋)
- 長噓短氣(意思解釋)
- 大有可為(意思解釋)
- 來去無蹤(意思解釋)
- 貧賤不移(意思解釋)
- 疑鄰盜斧(意思解釋)
- 鑒影度形(意思解釋)
- 生龍活虎(意思解釋)
- 曉以大義(意思解釋)
- 不費吹灰之力(意思解釋)
- 百無一是(意思解釋)
- 昂藏七尺(意思解釋)
- 凡夫俗子(意思解釋)
- 氣味相投(意思解釋)
- 義不容辭(意思解釋)
- 如火如荼(意思解釋)
- 福善禍淫(意思解釋)
- 冒失鬼(意思解釋)
- 東道主(意思解釋)
- 面授機宜(意思解釋)
- 反戈一擊(意思解釋)
- 餓殍滿道(意思解釋)
- 聲馳千里(意思解釋)
- 拆東墻補西墻(意思解釋)
- 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意思解釋)
- 高步通衢(意思解釋)
- 鑿壁偷光(意思解釋)
- 遠近馳名(意思解釋)
※ 唯利是求的意思解釋、唯利是求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高 | 讓:推辭,拒絕。泰山不排除細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
安內攘外 | 原就藥的療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內部,排除外患。 |
逸游自恣 | 逸:安閑;自恣:放縱自己。安閑自在地漫游,任意放縱自己。 |
暮史朝經 | 經:指儒家經典。晚上讀史書,早晨讀經書。形容勤奮好學。 |
拂袖而去 |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氣。一甩袖子就走了。形容因言語不合很生氣。 |
同室操戈 | 自家人動刀槍。泛指內部相爭。操:拿;戈:古代的一種兵器。 |
冠絕一時 | 冠絕:遙遙領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時期內超出同輩,首屈一指。 |
藏形匿影 | 藏、匿:隱藏。隱藏形跡,不露真相。 |
結駟連騎 | 隨從、車馬眾多。形容排場闊綽。 |
偶一為之 | 偶:偶爾;偶然;為:做;干;之:代詞;代某件事。偶爾做一回。 |
敢不承命 | 敢:反語,“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見呢? |
討價還價 | 賣主要價高;買主給價低;雙方要反復爭議?,F比喻在進行談判時反復爭議;或接受任務時講條件。 |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 淡泊:恬淡寡欲;寧靜:安寧恬靜;致:達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穩沉著,才可有所作為。 |
比眾不同 | 與大家相比,大不一樣。 |
風虎云龍 | 虎嘯生風,龍起生云。指同類事物相互感應。舊時也比喻圣主得賢臣,賢臣遇明君。 |
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稱冒險犯法;不顧性命的人。亡:無;命:名;亡命:逃匿則削除名籍;故以逃亡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類人(含貶義)。 |
胡支扯葉 | 見“胡枝扯葉”。 |
卑鄙齷齪 | 齷齪:骯臟。品行惡劣下流。 |
顯親揚名 | 顯:使顯赫;揚:傳揚。使父母宗族顯耀;張揚自己的聲譽。指中舉、立功、做官的榮耀。 |
斗轉星移 | 北斗轉換了方向;星辰移了位置。形容時間的流逝;歲月的變遷。斗:北斗星;星:星辰。 |
駕輕就熟 | 駕:趕馬車;輕:指輕便的車;就:到;熟:熟悉的道路。駕著輕便的車走熟悉的路。比喻辦熟悉的事很容易。 |
頭上末下 | 第一次,初次。 |
顧影自憐 | 看著影子;自己憐惜自己。原形容孤獨失意;現有自我欣賞的意思。 |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 比喻本來想損害別人,結果卻害了自己。 |
去住兩難 | 去也不好,留也不好,左右為難。 |
鮮為人知 | 鮮:很少。很少被人知道。 |
棄重取輕 | 棄:拋開。舍棄重要的采取次要的。 |
一刀切 | 比喻用劃一的辦法處理情況或性質不同的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