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若處子,動若脫兔的成語故事

拼音jìng ruò chǔ zǐ,dòng ruò tuō tù
基本解釋指軍隊未行動時就像未出嫁的女子那樣沉靜,一行動就像逃脫的兔子那樣敏捷。
出處孫武《孫子 九地》:“是故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后如脫兔,敵不及拒。”
暫未找到成語靜若處子,動若脫兔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靜若處子,動若脫兔)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身無分文 | 司馬文森《風雨桐江》第一章:“他現在是身無分文,靠那好心腸的女店主借錢度日。” |
首身分離 | 《戰國策·秦策四》:“刳腹折頤,首身分離。” |
仰屋著書 | 《梁書·南平元襄王偉傳》:“下官歷觀世人,多有不好歡樂,乃仰眠床上,看屋梁而著書。千秋萬歲,誰傳此者。” |
舉賢任能 | 《禮記 大傳》:“三曰舉賢,四曰使能。” |
餓虎吞羊 | 《清平山堂話本 五戒禪師私紅蓮記》:“一個初侵女色,由如餓虎吞羊。” |
角巾素服 | |
永垂不朽 | 《魏書 高祖紀下》:“雖不足綱范萬度,永垂不朽,且可釋滯目前,厘整時務。” |
望而生畏 | 先秦 孔子《論語 堯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
青云直上 | 南朝 齊 孔稚珪《北山移文》:“度白雪以方絜,干青云而直上。” |
敢不承命 | 《儀禮·士昏禮》:“吾君子順先典,貺某重禮,某不敢辭,敢不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