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受不親的成語故事

拼音shòu shòu bù qīn
基本解釋授:給予;受:接受。舊指男女不能互相親手遞受物品。指儒家束縛男女的禮教。
出處《孟子·離婁上》:“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親,神情民?’孟子曰:‘禮也。’”
授受不親的典故
戰國時期,齊國雄辯家淳于髡問孟子男女之間不用手遞受物品是禮,那么嫂子掉進水里,小叔子用手去救是禮嗎?孟子認為是禮。淳于髡又說天下的人都掉進水里,你為什么不去救?孟子回答說應該用道去救,而不是用手去救。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授受不親)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轍鮒之急 | 戰國·宋·莊周《莊子·外物篇》:“車轍中有鮒魚焉,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
趁火打劫 | 清 頤瑣《黃繡球》第三回:“這一天見來的很是不少,黃通理更代為躊躇,怕的是越來越多,容不下去,而且難免有趁火打劫,順手牽羊的事。” |
余波未平 | |
胸有成竹 | 宋 蘇軾《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
天昏地暗 | 唐 韓愈《龍移》:“天昏地黑蛟龍移,雷驚電激雄雌隨。” |
明爭暗斗 | 馮玉祥《我的生活》:“于是兩方明爭暗斗,各不相讓,一天利害一天,鬧成所謂‘府院之爭’。” |
鳳毛麟角 | 明 何良俊《四友齋叢說 文》:“康對山之文,天下慕向之,如鳳毛麟角。” |
三長兩短 | 明 羅貫中《三遂平妖傳》:“萬一些后再有三長兩短,終不能靠著太醫活命。” |
云天霧地 | 周立波《山鄉巨變》上三:“田里功夫,他比你爸爸還強一色。就是有點面胡,吃了酒,尤其是有點云天霧地。” |
餓虎吞羊 | 《清平山堂話本 五戒禪師私紅蓮記》:“一個初侵女色,由如餓虎吞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