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行不一的成語故事

拼音yán xíng bù yī
基本解釋說的和做的不一致。
出處《逸周書 官人》:“言行不類相似,始終相悖。”
暫未找到成語言行不一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言行不一)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卵與石斗 | 漢 焦贛《易林 艮之損》:“卵與石斗,麋碎無疑?!?/td> |
敬業樂群 | 西漢 戴圣《禮記 學記》:“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td> |
笑罵由他笑罵,好官我自為之 | 《宋史·鄧綰傳》:“笑罵從汝,好官須我為之?!?/td> |
付之一炬 | 唐 杜牧《阿房宮賦》:“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td> |
鍥而不舍 | 先秦 荀況《荀子 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
將功補過 | 《晉書 王敦傳》:“當令任不過分,役其所長,以功補過,要之將來。” |
河魚腹疾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二年》:“河魚腹疾,奈何?” |
自強不息 | 《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
餓虎吞羊 | 《清平山堂話本 五戒禪師私紅蓮記》:“一個初侵女色,由如餓虎吞羊?!?/td> |
姹紫嫣紅 | 明 湯顯祖《牡丹亭 驚夢》:“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