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驢技窮的成語故事

拼音qián lǘ jì qióng
基本解釋黔:今貴州省;窮:盡。黔地的驢;本領窮盡了。比喻極為有限的一點本領也用盡了。
出處唐 柳宗元《三戒 黔之驢》:“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闞,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黔驢技窮的典故
很久以前,在中國貴州沒有驢子這種動物,大家都不知道驢子長什么樣子。有一天,有一個人從別的地方運了一頭驢子到貴州,他把驢子放在山腳下,山里的老虎遠遠看到驢子在叫,心想:“這是哪來的怪物呀!看它的樣子好像很厲害,我還是離他遠一點比較安全!”過了一段時間,老虎看到驢子每天就是走來走去、偶而叫幾聲!老虎心里又想:“這個家伙個子是很大,不曉得會些什么,我來試試它!”老虎就偷偷地走到驢子身邊,故意碰了驢子一下,驢子被碰了以后非常生氣:“你干嘛碰我呀!”說完就舉起腳來踢老虎,一次、二次,三次,每次都沒踢中,老虎這才發現:“這個驢子只會用腳踢人,根本沒什么本事嘛!”于是,老虎就張大嘴要把驢子吃掉,驢子嚇的大叫:“你不要靠過來喔!我會踢人喔!”老虎大笑說:“你會的不過就是踢人,我還會吃人呢!”老虎說完就把驢子給吃到肚子里去了!后來,大家就把這只貴州的驢子被老虎吃掉的事變成“黔驢之技”這句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做事的點子、方法都很普通,沒有特殊的地方!另外,也有人把這句成語說成“黔驢技窮”!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黔驢技窮)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 | 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
二百五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83回:“原來他是一個江南不第秀才,捐了個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 |
萬眾一心 | 清 金安清《洋務宜遵祖訓,安內攘外,自有成效說》:“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上下聯絡,萬眾一心。” |
一視同仁 | 唐 韓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視而同仁,篤近而舉遠。” |
零光片羽 | 黃遠庸《記者眼光中之孫中山》:“其所對北京內外記者所言,皆不過此三種政策之零光片羽,蓋孫先生之樂觀主義如此。” |
患難與共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 |
天之驕子 | 東漢 班固《漢書 匈奴傳上》:“南有大漢,北有強胡。胡者,天之驕子也。” |
肝膽欲碎 | |
臨危受命 | 三國 蜀 諸葛亮《前出師表》:“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
驚心動魄 | 南朝 梁 鐘嶸《詩品》上卷:“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