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而復蘇的成語故事

拼音sǐ ér fù sū
基本解釋復:又,再;蘇:醒過來。死去了又活過來,形容生命不息。
出處宋·洪邁《夷堅丙志·九圣奇鬼》:“地獄百毒,湯鑊銼硾,隨索隨見,鬼形糜碎,死而復蘇屢矣。”
暫未找到成語死而復蘇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死而復蘇)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殊途同歸 | 《周易 系辭下》:“天下同歸而殊涂,一致而百慮。” |
疾如旋踵 | 唐·馮用之《機論上》:“一得一失,易于反掌,一興一亡,疾如旋踵,為國家者可不務乎?” |
滿滿當當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23回:“原來銀包不大,止那七兩多銀子已是包得滿滿當當的了,那里又包得這十兩銀子去?” |
掉舌鼓唇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79回:“妝女的呈嬌獻媚,令人消魂;耍丑的掉舌鼓唇,令人捧腹。” |
首身分離 | 《戰國策·秦策四》:“刳腹折頤,首身分離。” |
簞瓢屢空 | 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 |
逸游自恣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梁冀傳》:“少為貴戚,逸游自恣。” |
先聲奪人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二十一年》:“軍志有之:先人有奪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 |
說一不二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40回:“褚一官平日在他泰山眼前還有個東閃西挪,到了在他娘子跟前卻是從來說一不二。” |
意氣風發 | 三國 魏 曹植《魏德論》:“武皇之興也,以道凌殘,義氣風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