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裘歸計的成語故事

拼音tù qiú guī jì
基本解釋菟裘:地名,山東泰安東南。比喻準備告老還鄉(xiāng)或退隱。
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隱公十一年》:“公曰:‘為其少故也,吾將授之矣。使營菟裘,吾將老焉。”
菟裘歸計的典故
春秋時期,魯惠公死,由繼室所生的魯隱公繼位,他執(zhí)政11年準備讓位給魯桓公,大夫羽父要求他殺了桓公。隱公說自己準備在菟裘造房養(yǎng)老。羽父反過來在桓公面前誣陷隱公,并派人刺殺了隱公。隱公的菟裘歸計還沒實施就被殺害了。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菟裘歸計)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使心用腹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2回:“至于貪淫縱欲,使心用腹,污穢人家女眷,沒有一個減等奪祿,或是妻子見報,陰中再不饒過。” |
物盡其用 | 馬烽《典型事例》:“這倒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兩全其美。” |
取長補短 | 《孟子 滕文公上》:“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 |
多謀善慮 | 清·李漁《凰求鳳·畫策》:“你是個多謀善慮之人,何不替我籌度一番,行了這個方便也好。” |
河魚腹疾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二年》:“河魚腹疾,奈何?” |
天之驕子 | 東漢 班固《漢書 匈奴傳上》:“南有大漢,北有強胡。胡者,天之驕子也。” |
不分青紅皂白 | 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三六:“文采覺得這末不分青紅皂白就不大好。” |
喜新厭舊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不怕你有喜新厭舊的心腸,我自有移星換斗的手段。” |
不得而知 | 唐 韓愈《爭臣論》:“故雖諫且議,使人不得而知焉。” |
角巾素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