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刺漫滅的成語故事

拼音huái cì màn miè
基本解釋刺:名帖,名片。身藏名片太久,以致名片字跡模糊消失。形容自視甚高,看不起他人。
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禰衡傳》:“始達潁川,乃陰懷一刺,既而無所之適,至于刺字漫滅。”
懷刺漫滅的典故
東漢時期,平原郡人禰衡,字正平,年輕時十分有才華與文采,性情高傲與剛強,喜歡矯時慢物,少與人交往。興平年間在荊州避難,建安年初,到都城許昌游歷。剛到潁川時,朋友給他一個大人物的名帖,禰衡揣在身上,直到名帖字跡模糊也沒去找他。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懷刺漫滅)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乘風破浪 | 《宋書 宗愨傳》:“愨少時,炳問其志。愨答曰:‘愿乘長風破萬里浪。’” |
狐死首丘 | 戰國 楚 屈原《九章 哀郢》:“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 |
惡衣惡食 | 先秦 孔子《論語 里仁》:“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
說一不二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40回:“褚一官平日在他泰山眼前還有個東閃西挪,到了在他娘子跟前卻是從來說一不二。” |
香草美人 | 漢·王逸《離騷序》:“《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諭,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靈修、美人,以譬于君。” |
活蹦亂跳 | 曹禺《日出》第四幕:“我一定可以把小東西還是活蹦亂跳地找回來。” |
簡明扼要 | 毛澤東《黨委會的工作方法》:“講話、演說、寫文章和寫決議案,都應當簡明扼要。” |
朝令夕改 | 唐 元稹《授馬總檢校刑部尚書天平軍節度使制》:“有迎新送故之困,朝令夕改之煩,自非有為而為。” |
撈一把 | 劉知俠《鐵道游擊隊》第五章:“他就想再撈一把,可是越撈越深。” |
見危致命 |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罕》:“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