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閭而望的成語故事

拼音yǐ lǘ ér wàng
基本解釋閭:古代里巷的門。形容父母盼望子女歸來的迫切心情。
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女朝出而晚來,則吾倚門而望,女暮出而不還,則吾倚閭而望。”
倚閭而望的典故
戰國時期,齊閔王的侍臣王孫賈每次入朝當差回家,他的母親總是倚在門外等候,有時回來晚了,他母親則到巷口去等。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派樂毅討伐齊國。齊閔王棄城倉皇出逃,王孫賈找不到他就只好回家,他的母親要他趕快去找。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倚閭而望)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倒背如流 | 郭沫若《蘇聯紀行日記 六月廿七日》:“她把說明小冊子的英文部分似乎已經讀得來倒背如流了。” |
風流人物 | 宋 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詞:“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
旁敲側擊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20回:“只不過不應該這樣旁敲側擊,應該要明亮亮的叫破了他。” |
富貴不淫,威武不屈 | 清·方亨咸《邵村雜記·武風子傳》:“其有道者歟?不然,何富貴不淫,威武不屈耶?” |
金光閃閃 | 《新編五代史平話·唐史》:“面上金光閃閃,手中雪刃輝輝。” |
秣馬厲兵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六年》:“搜乘補卒,秣馬利兵,修陳固列。” |
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上無片瓦,下無卓錐,學人向什么處立?” |
流離轉徙 | 清 戴名世《周烈婦傳》:“與其婦翁皆賤業,兩人流離轉徙者久之。” |
九霄云外 | 元 無名氏《抱妝盒》第二折:“太子也,你在這七寶盒中,我陳琳早魂飛九霄云外。” |
推三阻四 | 元 無名氏《鴛鴦被》第一折:“非是我推三、推三阻四;這事情應難、應難造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