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席不暖的成語故事

拼音kǒng xí bù nuǎn
基本解釋亦作“孔席不㈣”。謂孔子急于推行其道,到處奔走,每至一處,坐席未暖,又急急他往,不暇安居。
出處東漢·班固《答賓戲》:“是以圣哲之治,棲棲遑遑,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孔席不暖的典故
春秋時期,大思想家孔子為了急于推行他的治國之道,經常到處游說。他四處奔走,每到一處經常是席子還未坐暖,又急忙趕往別的國家去,沒有一個固定長住的住處。漢朝班固評價他為:“孔席不暖,墨突不黔?!?/p>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孔席不暖)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節用裕民 | 荀況《荀子 富國》:“足國之道,節用裕民,而善臧其余?!?/td> |
難以置信 | 馬克·吐溫《競選州長》:“當真把我的名字牽連到這個不名譽的嫌疑上面,一時實在令人難以置信?!?/td> |
主憂臣勞 | 西漢·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臣聞主憂臣勞,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會稽,所以不死,為此事也。” |
壞法亂紀 | 西漢 戴圣《禮記 禮運》:“故天子適諸侯,必舍其祖廟,而不以禮籍入,是謂天子壞法亂紀?!?/td> |
時易世變 | 晉 魯褒《錢神論》:“當今之急,何用清談?時易世變,古今異俗?!?/td> |
倒懸之危 | 《孟子 公孫丑上》:“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如解倒懸也。 |
經緯天下 | 《史記·秦始皇本紀》:“普施明法,經緯天下,永為儀則。” |
角巾素服 | |
百無一是 | 宋·袁采《袁氏世范》:“至于百無一是,且朝夕以此相臨,極為難處?!?/td> |
心急如焚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17回:“我越發覺得心急如焚,然而也是沒法的事,成日猶如坐在針氈上一般?!?/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