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關人老的成語故事

拼音yù guān rén lǎo
基本解釋《后漢書·班超傳》載:班超戍守西域,凡三十一年。年老思歸,上和帝疏云:“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原生入玉門關。”后以“玉關人老”借指久戍思歸之情。
出處《后漢書·班超傳》載:班超戍守西域,凡三十一年。年老思歸,上和帝疏云:“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原生入玉門關。”《宋史·蔡挺傳》:“[挺]在渭久,郁郁不自聊,寓意詞曲,有‘玉關人老’之嘆。”
玉關人老的典故
西漢時期,大將軍班超奉命駐守西域邊關,抵御匈奴等入侵,守邊關31年,匈奴聞之膽顫心寒,不敢冒然出兵。班超年邁,思念中原的家人,于是上書漢和帝說:“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門關。”漢和帝于是下詔召他回鄉(xiāng)養(yǎng)老。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玉關人老)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人面獸心 | 東漢 班固《漢書 匈奴傳贊》:“夷狄之人貪而好利,披發(fā)左衽,人面獸心。” |
烏合之眾 | 管仲《管子》:“烏合之眾,初雖有歡,后必相吐,雖善不親也。” |
意氣風發(fā) | 三國 魏 曹植《魏德論》:“武皇之興也,以道凌殘,義氣風發(fā)。” |
苦思冥想 | 巴金《創(chuàng)作回憶錄 關于<激流>二》:“我拿起筆從來不苦思冥想,我照例寫得快,說我‘粗制濫造’也可以,反正有作品在。” |
白日見鬼 | 宋 陸游《老學庵筆記》第六卷:“在京師時有語曰:‘吏、勛、封、考,筆頭不倒……工、屯、虞、水,白日見鬼。’” |
兵荒馬亂 | 明 李唐賓《梧桐葉》第四折:“不然,那兵荒馬亂,定然遭驅被擄。” |
一場空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40回:“枉費心機空費力,雪消春水一場空。” |
安眉帶眼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28回:“你也是安眉帶眼的人,直須要我開口說。” |
折臂三公 | 唐·劉禹錫《秘書崔少監(jiān)墜馬長句因而和之詩》:“上車著作應來問,折臂三公定送方。” |
時至運來 | 南朝 宋 顏延之《大筮箴》:“時至運來,當在三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