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天塞地的成語故事

拼音chōng tiān sāi dì
基本解釋指整個宇宙。
出處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下:“‘你看這個天地中間,甚么是天地的心?’對曰:‘嘗聞人是天地的心。’曰:‘人又甚么教做心?’對曰:‘只是一個靈明。’可知充天塞地中間,只有這個靈明。”
暫未找到成語充天塞地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充天塞地)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期頤之壽 | 《南齊書·禇炫傳》:“使淵作中書郎而死,不當是一名士邪!名德不昌,遂令有期頤之壽。” |
名山大川 | 《尚書 武成》:“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過名山大川。” |
前因后果 | 梁 蕭子顯《南齊書 高逸傳論》:“史臣曰:‘今樹以前因,報以后果,業行交酬,連瑣相襲。’” |
章甫薦履 | 《文選 賈誼<吊屈原文>》:“章甫薦履,漸不可久兮。” |
靡所底止 | 《詩經·小雅·祈父》:“胡轉予于恤,靡所底止。” |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將安傅?” |
苦思冥想 | 巴金《創作回憶錄 關于<激流>二》:“我拿起筆從來不苦思冥想,我照例寫得快,說我‘粗制濫造’也可以,反正有作品在。” |
繁文縟節 | 宋 蘇軾《上圓丘合祭卞議》:“省去繁文末節,則一歲可以再郊。” |
擦肩而過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2回:“后來彼此又擦肩而過。” |
咄咄逼人 | 晉 衛鑠《與釋某書》:“衛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學衛真書,咄咄逼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