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盈待竭的成語故事

拼音xù yíng dài jié
基本解釋蓄:積蓄,儲藏;竭:干涸。積蓄部隊的銳氣,等待對方士氣低落時再出擊。
出處清·汪宗沂《衛(wèi)公兵法·將務(wù)兵謀》:“若此,則當卷跡藏聲,蓄盈待竭,避其鋒勢,與之持久。”
暫未找到成語蓄盈待竭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蓄盈待竭)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開門見山 | 宋 嚴羽《滄浪詩話 詩評》:“太白發(fā)句,謂之開門見山。” |
訓練有素 | 清 趙翼《廿二史札記》:“兵尚書張鏊請以列顯為指揮僉事,專訓練。顯亦為當時名將,所至有功,故知訓練有素。” |
石枯松老 | 金·丘處機《水龍吟·道運》詞:“海移山變,石枯松老。” |
齊頭并進 | 周恩來《在上海科學技術(shù)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實事求是,循序前進,齊頭并進,迎頭趕上。” |
鑒影度形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02回:“這三人將籃子內(nèi)物件,一齊擺出仔細瞧看,或者寸紙,或者只字,鑒影度形,一概俱無,又仍一件一件裝入籃內(nèi)。” |
胸有成竹 | 宋 蘇軾《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
無時無刻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自是行忘止,食忘餐,卻像掉了一件東西的,無時無刻不在心上。” |
饑腸轆轆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西湖主》:“而枵腸轆轆,饑不可堪。” |
咄咄逼人 | 晉 衛(wèi)鑠《與釋某書》:“衛(wèi)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學衛(wèi)真書,咄咄逼人。” |
萬馬奔騰 | 宋 劉一止《水村一首示友人》:“秋光有盡意無盡,萬馬奔騰山作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