揎拳舞袖的成語故事

拼音xuān quán wǔ xiù
基本解釋伸出拳頭,揮動衣袖。一種粗野蠻橫的姿態。
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二:“又有一班猛勇驍悍之輩,揎拳舞袖,說強夸勝,自稱好漢,相見了便覺分外興高,說話處脾胃多燥,行事時舉步生風。”
暫未找到成語揎拳舞袖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揎拳舞袖)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天王老子 | 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15章:“天王老子也擋不住改霞到生寶的草棚屋做媳婦去!” |
樂道安命 | 南朝·宋·鮑照《園葵賦》:“蕩然任心,樂道安命。” |
寧為雞口,無為牛后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韓策一》:“臣聞鄙語曰:‘寧為雞口,無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異于牛后?” |
節用裕民 | 荀況《荀子 富國》:“足國之道,節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
形影相顧 | 《晉書·桓溫傳》:“省之惋愕,不解所由,形影相顧,隕越無地。” |
處實效功 | |
一文不名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佞幸列傳》:“竟不得名一錢,寄死人家。” |
出頭露面 | 明 施耐庵《水滸傳》:“孫二娘從小出頭露面,況是過來人,慣家兒,也不害什么羞恥。” |
兢兢戰戰 | 元 無名氏《抱妝盒》第四折:“小儲君倒也安安穩穩守著妝盒做護身符,則是我陳琳兢兢戰戰抱著個天大悶葫蘆”。 |
半吊子 | 丁玲《我所認識的瞿秋白同志》:“他卻說自己是‘半吊子文人’,也是一種夸大,是不真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