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誓旦旦的成語故事

拼音xìn shì dàn dàn
基本解釋誓言說的誠懇可信。信誓:表示真誠的誓言;旦旦:明白確實的樣子。
出處《詩經 衛風 氓》:“總角之宴,言笑晏宴,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信誓旦旦的典故
春秋時期,衛國淇水邊住著一個被丈夫遺棄的女子,他年輕天真漂亮。一個奸詐男子看中她,甜言蜜語向她求婚,信誓旦旦地表示要與她白頭偕老。秋后,他們結為夫妻。丈夫違背先前的諾言,占有她的財物,并無情地拋棄了她。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信誓旦旦)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飽經滄桑 | 王蒙《輪下》:“而你是一個四十六歲的男人,飽經滄桑,眼角皺紋細密如網。” |
鳳毛麟角 | 明 何良俊《四友齋叢說 文》:“康對山之文,天下慕向之,如鳳毛麟角。” |
旁征博引 | 清 王韜《淞隱漫錄》:“生數典已窮,而女博引旁征,滔滔不竭,計女多于生凡十四則。” |
語短情長 | 袁鷹《悲歡·深深的懷念》:“‘人民,真是太偉大了!’這句語短情長的衷心贊嘆,我想,是足以代表所有長征戰士的心意的。” |
吃不了兜著走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23回:“不可拿進園去,叫人知道了,我就‘吃不了兜著走’了。” |
行不顧言 | 戰國·鄒·孟軻《孟子·盡心下》:“言不顧行,行不顧言,則曰:古之人,古之人。” |
戶告人曉 | 西漢 劉向《列女傳 梁節姑姊》:“梁國豈可戶告人曉也?被不義之名,何面目以見兄弟國人哉!” |
興高采烈 | 南朝 梁 劉勰《文心雕龍 體性》:“叔夜俊俠,故興高而采烈。” |
面有難色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5回:“賈大少爺因為奎官之事,面有難色,尚未回答得出。” |
牛郎織女 | 《群音類選 南西廂記》:“你影只形單,羞睹牛郎織女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