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機立斷的成語故事

拼音dāng jī lì duàn
基本解釋面臨緊急關頭;毫不猶豫地作出決斷。當:面臨;斷:決斷。
出處漢 陳琳《答東阿王箋》:“秉青萍干將之器,拂鐘無聲,應機立斷。”
暫未找到成語當機立斷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當機立斷)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痛痛快快 | 清·劉鶚《老殘游記續(xù)集遺稿》第一回:“依我看來,泰山是五岳之一,既然來到此地,索興痛痛快快的逛一下子。” |
流離瑣尾 | 《詩經 邶風 旌丘》:“瑣兮尾兮,流離之子”。 |
邇安遠至 | 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葉公問政,子曰:‘近者說,遠者來。’” |
南轅北轍 | 西漢 劉向《戰(zhàn)國策 魏策》:“以廣地尊名,王之動愈數(shù),而離王愈遠耳。猶至楚而北行。” |
外圓內方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郅惲傳》:“案延資性貪邪,外方內圓,朋黨構奸,罔上害人。” |
草菅人命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1卷:“所以說為官做吏的人,千萬不要草菅人命,視同兒戲!” |
不僧不俗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張廷秀逃生救父》:“倘一時沒眼色,配著個不僧不俗如醉如癡蠢物,豈不誤了終身?” |
繩鋸木斷 | 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第十卷:“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
今來古往 | 唐·崔玨《道林寺》詩:“今來古往人滿地,勞生未了歸丘墟。” |
一干二凈 | 清 李汝珍《鏡花緣》:“他是‘一毛不拔’,我們是‘無毛不拔’,把他拔的一干二凈,看他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