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于言表的成語故事

拼音yì yú yán biǎo
基本解釋超出言語以外。指某種思想感情雖未說明卻能使人體會出來。
出處明 朱舜水《答安東守約書三十首》:“來書十讀,不忍釋手,真摯之情,溢于言表?!?/p>
暫未找到成語溢于言表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溢于言表)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長噓短氣 | |
寧為雞口,毋為牛后 | 章炳麟《社會通詮商兌》:“寧為雞口,毋為牛后,與使他人啖我而飽也,寧自啖而不足。” |
躡手躡腳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周瑞家的會意,忙著躡手躡腳的往東邊屋里來,只見奶奶拍著大姐兒睡覺呢。” |
目不忍見 | 《廣東軍務(wù)記》:“真為目不忍見?!?/td> |
十羊九牧 | 《隋書 楊尚希傳》:“所謂民少官多,十羊九牧?!?/td> |
光前啟后 | 明·王九思《繡停針·壽康對山太史》套曲:“名已就,子亦有。鳳毛麟角,光前啟后?!?/td> |
弟子孩兒 | 元·無名氏《鴛鴦被》第二折:“我走到半路,被那巡更的歹弟子孩兒把我攔住,道我是犯夜的?!?/td> |
形影相吊 | 三國 魏 曹植《上責(zé)躬詩表》:“形影相吊,五情愧赧?!?/td> |
心曠神怡 | 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 |
時不我待 | 清 秋瑾《贈蔣鹿珊先生言志且為他日成功之鴻爪也》:“事機(jī)一失應(yīng)難再,時乎時乎不我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