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才錄用的成語故事

拼音shì cái lù yòng
基本解釋指根據(jù)他人的能力大小給予錄用。
出處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棄暇錄用。”
試才錄用的典故
宋朝時期,眉州蘇洵要為蘇小妹訂親,很多學(xué)子紛紛慕名去提親,蘇小妹僅僅只看上了秦觀的求婚文章,但決定親自見面考試他,借上岳廟燒香之機當場出題考秦觀,滿意后覺得嫁他。新婚之夜要秦觀過三關(guān)才能進洞房。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試才錄用)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所作所為 | 明 李贄《答周西巖書》:“我不識渠半生以前所作所為,皆是誰主張乎?” |
犀牛望月 | 《關(guān)尹子 五鑒》:“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識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 |
富貴驕人 | 《陳書 魯悉達傳》:“悉達雖仗義任俠,不以富貴驕人。” |
簡明扼要 | 毛澤東《黨委會的工作方法》:“講話、演說、寫文章和寫決議案,都應(yīng)當簡明扼要。” |
苦口之藥 |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孫奮傳》:“夫良藥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達者能受之。” |
貧賤不能移 | 戰(zhàn)國·鄒·孟軻《孟子·滕文公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
半路出家 | 《京本通俗小說 錯斬崔寧》:“先前讀書,后來看看不濟,卻去改業(yè)做生意。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 |
薄暮冥冥 | 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薄暮冥冥,虎嘯猿啼。” |
廢書而嘆 |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太史公曰:余讀《孟子》書,至梁惠王問‘何以利吾國’,未嘗不廢書而嘆也。” |
民不畏死 | 《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