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舉兩全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謂一舉措而能顧全兩面。
出處《三國志·魏志·郭淮傳》:“兵不遠西,而胡交自離,此一舉兩全之策也。”
例子這叫做假親脫網(wǎng)之計,豈非一舉兩全之美也?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五十四回
基礎(chǔ)信息
拼音yī jǔ liǎng quán
注音一 ㄐㄨˇ ㄌ一ㄤˇ ㄑㄨㄢˊ
繁體一舉兩全
感情一舉兩全是中性詞。
用法作定語、賓語;用于處事。
近義詞一舉兩得
俄語срáзу сделать два дела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支支吾吾(意思解釋)
- 頤指氣使(意思解釋)
- 發(fā)綜指示(意思解釋)
- 富貴不淫,威武不屈(意思解釋)
- 鼠憑社貴(意思解釋)
- 犀牛望月(意思解釋)
- 白日見鬼(意思解釋)
- 饑腸轆轆(意思解釋)
- 目不轉(zhuǎn)睛(意思解釋)
- 沒里沒外(意思解釋)
- 汗牛充棟(意思解釋)
- 多情善感(意思解釋)
- 化鴟為鳳(意思解釋)
- 主明臣直(意思解釋)
- 禍國誤民(意思解釋)
- 經(jīng)緯天地(意思解釋)
- 室徒四壁(意思解釋)
- 黑不溜秋(意思解釋)
- 三三兩兩(意思解釋)
- 禮壞樂缺(意思解釋)
- 立地書櫥(意思解釋)
- 超然物外(意思解釋)
- 地丑德齊(意思解釋)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釋)
- 雞口牛后(意思解釋)
- 如火如荼(意思解釋)
- 驕傲自滿(意思解釋)
- 走過場(意思解釋)
※ 一舉兩全的意思解釋、一舉兩全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士別三日,刮目相待 | 指別人已有進步,當(dāng)另眼相看。 |
窮年累世 | 形容時間長久。 |
冷若冰霜 | 若:好像。冷得像冰霜一樣。比喻對人對事十分冷淡;沒有一絲熱情。有時也指面目或態(tài)度嚴(yán)厲;使人無法靠近。 |
敵眾我寡 | 敵方人數(shù)多;我方人數(shù)少。多形容雙方對峙;眾寡懸殊。 |
枝對葉比 | 枝葉相對并列。比喻駢體文對偶句式。 |
處之泰然 | 處:處理;對待;之:代詞。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樣子。形容處理事情不慌不忙;沉著鎮(zhèn)定。也指對事情無動于衷。也作“泰然處之”。 |
蠢蠢欲動 | 蠢蠢:爬蟲蠕動的樣子。形容像蟲子一樣開始動彈。比喻敵人策劃準(zhǔn)備進攻;或壞人準(zhǔn)備搗亂破壞。 |
前瞻后顧 | 同“瞻前顧后”。看看前再看看后。有時形容顧慮過多,猶豫不決。 |
八荒之外 | 八面荒遠的地方以外。形容極其曠遠。 |
寸步不離 | 寸步:極短的距離。一步也不離開。①形容兩個人總是在一起;感情很融洽。②指距離很近;不離前后左右。 |
奇才異能 | 奇:少見的;異:特別的。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 |
天之驕子 | 驕子:寵兒。老天爺?shù)膶檭骸h朝人因匈奴極為強盛而稱之為“天之驕子”;意即匈奴為天所驕寵。現(xiàn)指條件極其優(yōu)越;特別幸運的人。也指非常勇敢或有特殊貢獻的人。 |
爭先恐后 | 爭著向前;唯恐落后。 |
玉卮無當(dāng) |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當(dāng):底。玉杯沒有底。后比喻事物華麗而不合實用。 |
視死如歸 |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樣平常。形容為了正義事業(yè);不怕犧牲生命。 |
戰(zhàn)天斗地 | 戰(zhàn)、斗:泛指斗爭。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氣慨。 |
唇槍舌劍 | 嘴唇像槍;舌頭像劍。形容能言善辯;言詞犀利;針鋒相對。也作“舌劍唇槍。” |
了如指掌 |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東西。形容對情況清楚得就像指點掌上的東西;給人看一樣。比喻對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
汲汲顧影 | 惶惶然自顧其影,孤苦失望的樣子。也指頻頻地自顧其影,洋洋得意的樣子。 |
驕傲自滿 | 自高自大;滿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績。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覺能力。本指肢體神經(jīng)失去感覺;對刺激沒有感覺。形容思想不敏銳;對事物反應(yīng)遲鈍;漠不關(guān)心。 |
扣人心弦 | 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動而引起共鳴的心。也作“動人心弦”。形容言論或表演深深地打動人心。 |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 鴛鴦:鳥名,比喻夫妻。喬太守審理案件時將錯就錯,亂點鴛鴦,將三對夫妻相互錯配。比喻胡亂指揮。 |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 諺語。原比喻平時不往來,遇有急難才去懇求。后多指平時沒有準(zhǔn)備,臨時慌忙應(yīng)付。 |
忠果正直 | 忠誠果斷,持正剛直。 |
煙消云散 | 消:消失;散:散去。像煙霧和云氣一樣消散。比喻消失得無影無蹤。也作“云消霧散”。 |
強顏歡笑 | 心里不暢快,但臉上勉強裝出喜笑的樣子。 |
解甲歸田 | 解:脫下;甲:鎧甲。脫掉軍裝;回家種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