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道安命 |
樂守正道而安于天命。 |
高屋建瓴 |
建:倒水,潑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從高層頂上傾倒。比喻居高臨下,不可阻遏。 |
筋疲力竭 |
筋:筋骨;疲:疲勞。形容非常疲乏。 |
七搭八扯 |
同“七搭八搭”。 |
眾喣山動 |
眾人吹氣,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眾喣漂山”。 |
斷斷續續 |
不連續的,具有無條理的和不連貫的特性。 |
材輕德薄 |
指才德疏淺。有時用為謙詞。 |
大樹將軍 |
原指東漢馮異。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將領。 |
春山如笑 |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
牝雞司晨 |
牝雞:母雞;司:掌管。比喻女人掌權當政。 |
官僚主義 |
指只發號施令而不考虛實際問題的工作作風,即當官作老爺的工作作風和領導作風。 |
進銳退速 |
銳:迅速。急于求進者往往后退也快。 |
氣吞牛斗 |
牛:牽牛星。斗:北斗星。牛斗泛指星空。形容氣魄很大。 |
事與愿違 |
事實與愿望相反。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結束。逼得毫無辦法;不得不如此。 |
無影無蹤 |
蹤:蹤跡。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
細水長流 |
細:微小。比喻節約使用財物;使經常不缺用。也比喻一點一滴不間斷做某件事。 |
背鄉離井 |
指遠離家鄉,流落他方。 |
離本趣末 |
趣:通“趨”,趨向。丟掉根本,追逐末節 |
河山之德 |
《詩·墉風·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陸德明釋文:“《韓詩》云:德之美貌”。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淵然而深,皆以狀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婦人德容之美。 |
東道主 |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
群山四應 |
應:應和。四面群山紛紛響應。比喻一聲號召,人們群起響應。 |
反戈一擊 |
反:反轉;調轉;戈:古代的一種兵器;尖頭橫刃;長柄;像矛。調轉矛頭;向自己原來的營壘進攻。比喻掉轉方向;對自己陣營的壞人壞事進行斗爭。 |
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
黃鐘被砸爛并被拋置一邊,而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而無才德的平庸之輩卻居于高位。 |
他山之石 |
別的山上的石頭。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錯誤的外力。 |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
諺語。原比喻平時不往來,遇有急難才去懇求。后多指平時沒有準備,臨時慌忙應付。 |
絕路逢生 |
形容在最危險的時候得到生路。 |
小巫見大巫 |
巫:舊時裝神弄鬼替人祈禱為職業的人。原意是小巫見到大巫,法術無可施展。后比喻相形之下,一個遠遠比不上另一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