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經地義 |
經:道;原則;義:正理。絕對正確;不能改變的道理。比喻理所當然;不可置疑。 |
革風易俗 |
改變風氣和習俗。 |
亦復如是 |
復:又,再。也是這樣。 |
寧為雞口,不為牛后 |
牛后:牛的肛門。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 |
高步闊視 |
同“高視闊步”。 |
流離顛沛 |
由于災荒或戰亂而流轉離散。形容生活艱難,四處流浪。 |
神采奕奕 |
形容精神飽滿;容光煥發。神采:人面部的神氣和光彩。奕奕:精神煥發的樣子。 |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
預:預先,指事先作好計劃或準備;立:成就;廢:敗壞。不論做什么事,事先有準備,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會失敗。 |
雞胸龜背 |
凸胸駝背。 |
連珠炮 |
連續的火炮。比喻說話很快。 |
經緯天地 |
經:絲織品的直線;緯:絲織品的橫線。形容人的才能極大,能經營天下,治理國政。 |
三三兩兩 |
三個兩個地在一起。形容人數不多。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藝作品形象生動;內容充實。 |
將伯之呼 |
指求人幫助。 |
通俗易懂 |
廣大人民群眾都能懂得。 |
粉墨登場 |
粉墨:搽臉和畫眉的化妝品。指化裝后登臺演戲。比喻喬裝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臺。也比喻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戲一樣活動。 |
受益匪淺 |
匪:通“非”。得到的好處很多。 |
牛驥同槽 |
見“牛驥同皁”。 |
清風勁節 |
喻人品純潔,節操堅貞。 |
鷸蚌相爭 |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省語。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
精明強干 |
精細聰明;善于辦事。也作“精明能干”。 |
惴惴不安 |
指擔心害怕(惴惴:恐懼、擔憂的樣子)。 |
無窮無盡 |
窮、盡:完。沒有盡頭;沒有限度。 |
字斟句酌 |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說話、作文章嚴謹慎重。斟酌:考慮;推敲。 |
有志竟成 |
竟:終于。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事情終究會成功。 |
主人翁 |
當家作主的人。 |
哀兵必勝 |
哀兵:由受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一說“哀;憫也”。憐惜和慈愛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懷著激憤情緒為正義而戰的軍隊一定能打勝仗。反引申為由橫遭侵凌殘害而悲憤滿腔的國家和民族;能奮起抗戰;必獲勝利。②慈愛士卒而得人心者勝。 |
餓殍滿道 |
殍:餓死的人。滿路都是因饑餓而死的人的尸體。形容饑荒災禍嚴重,人民大量死于饑寒的慘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