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鑼開道 |
鳴鑼:敲鑼。封建時代官吏出行時;前面差役敲鑼;吆喝行人回避。現(xiàn)多比喻為某種事物的產生制造輿論。 |
飽食終日,無所事事 |
飽:吃足;終日:整天。整天吃得飽飽的,什么事也不干。 |
以身試法 |
身:親身;指生命;試:嘗試;法:法律;刑法。拿性命去嘗試法律。 |
流離顛沛 |
由于災荒或戰(zhàn)亂而流轉離散。形容生活艱難,四處流浪。 |
云天霧地 |
比喻不明事理,糊里糊涂。 |
以弱制強 |
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著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強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斃強”。 |
有權有勢 |
勢:地位和權力。既有權力,又有地位。 |
火燭銀花 |
猶火樹銀花。形容張燈結彩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 |
信以為真 |
把假的當作真的。信:相信。 |
今是昨非 |
現(xiàn)在是對的;過去錯了。 |
繪聲繪影 |
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 |
抱恨黃泉 |
黃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陰間。心懷遺憾離開人世,死有遺恨。 |
螓首蛾眉 |
螓:蟬的一種。螓首:額廣而方;蛾眉:眉細而長。寬寬的額頭,彎彎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指官員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
事與愿違 |
事實與愿望相反。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 |
著手成春 |
著手:動手接觸。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后比喻醫(yī)術高明。 |
龍馭上賓 |
亦作“龍御上賓”。《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龍乃上去。”后因用“龍馭上賓”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意為乘龍升天,為天帝之賓。 |
法不阿貴 |
法:法律。阿:偏袒;討好。指法律不偏袒有權勢富貴的人。意思是秉公執(zhí)法;不畏權貴。 |
依樣畫葫蘆 |
比喻單純地照樣子模仿;也作“依樣葫蘆”;“比著葫蘆畫瓢”、“照葫蘆畫瓢”。 |
顧景慚形 |
看著身影,對自己的形體感到羞愧。謂自認不配享受某種榮譽、稱號等而感到慚愧。 |
空腹高心 |
腹內空虛而目空一切。形容并無真才實學。 |
千家萬戶 |
眾多人家。 |
屢試不爽 |
屢次試驗都不錯。 |
顯親揚名 |
顯:使顯赫;揚:傳揚。使父母宗族顯耀;張揚自己的聲譽。指中舉、立功、做官的榮耀。 |
坐懷不亂 |
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將受凍的女子裹于懷中,沒有發(fā)生非禮行為。形容男子在兩性關系方面作風正派。 |
今古奇觀 |
奇觀:奇異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見的事。 |
移日卜夜 |
指晝夜相繼。 |
歲寒三友 |
松、竹經(jīng)冬不凋,梅花耐寒開放,因此有“歲寒三友”之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