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臺近
祝英臺近。宋代。吳潛。 旋安排,新捻合,鶯谷共煙浦。好處偏慳,一向風(fēng)和雨。今朝捱得晴明,拖條藜杖,一齊把、春光黏住。且閑覷。水邊行過幽亭,修竹凈堪數(shù)。百舌樓羅,漸次般言語。從今排日追游,留連光景,但管取、籠燈歸去。
[宋代]:吳潛
旋安排,新捻合,鶯谷共煙浦。好處偏慳,一向風(fēng)和雨。今朝捱得晴明,拖條藜杖,一齊把、春光黏住。
且閑覷。水邊行過幽亭,修竹凈堪數(shù)。百舌樓羅,漸次般言語。從今排日追游,留連光景,但管取、籠燈歸去。
旋安排,新?lián)雍希L谷共煙浦。好處偏慳,一向風(fēng)和雨。今朝捱得晴明,拖條藜杖,一齊把、春光黏住。
且閑覷。水邊行過幽亭,修竹淨(jìng)堪數(shù)。百舌樓羅,漸次般言語。從今排日追遊,留連光景,但管取、籠燈歸去。
唐代·吳潛的簡介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jìn)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fēng)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fā)濟(jì)時憂國的抱負(fù)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diào)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
? 吳潛的詩(493篇) 〕
宋代:
毛滂
春風(fēng)吹瑯玕,夏長蒼龍孫。
未見拂云梢,已引鞭驥根。
春風(fēng)吹瑯玕,夏長蒼龍孫。
未見拂雲(yún)梢,已引鞭驥根。
宋代:
陳師道
諱窮懷祿得辭勞,腰折頭低不復(fù)高。
夢幻更堪追鳥跡,去來何有校牛毛。
諱窮懷祿得辭勞,腰折頭低不複高。
夢幻更堪追鳥跡,去來何有校牛毛。
明代:
李東陽
碧林紅葉驚飛鳥,江上秋風(fēng)下來早。雁去鴻辭煙水空,蒹葭落盡芙蓉老。
原頭鹡鸰如有知,應(yīng)憐歲暮得同棲。枝間戴勝聲不住,應(yīng)憶春園初降時。
碧林紅葉驚飛鳥,江上秋風(fēng)下來早。雁去鴻辭煙水空,蒹葭落盡芙蓉老。
原頭鹡鸰如有知,應(yīng)憐歲暮得同棲。枝間戴勝聲不住,應(yīng)憶春園初降時。
宋代:
趙蕃
漠漠煙村四五家,水清霜落路平沙。
我來欲問梅消息,地冷年年未放花。
漠漠煙村四五家,水清霜落路平沙。
我來欲問梅消息,地冷年年未放花。
清代:
顧貞立
東亭好,疏雨逗庭梧。小酉閣前山水畫,晚妝樓外輞川圖。
燕子引新雛。
東亭好,疏雨逗庭梧。小酉閣前山水畫,晚妝樓外輞川圖。
燕子引新雛。
明代:
陸深
曾聞鄭女詠同車,更愛豐標(biāo)淡有華。欲傍苔莓橫野渡,似將鉛粉斗朝霞。
品題從此添高價,物色仍煩筑短沙。漫道春來李能白,秋風(fēng)一種玉無瑕。
曾聞鄭女詠同車,更愛豐標(biāo)淡有華。欲傍苔莓橫野渡,似將鉛粉鬥朝霞。
品題從此添高價,物色仍煩築短沙。漫道春來李能白,秋風(fēng)一種玉無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