驀山溪(和王定國朝散憶廣陵)
驀山溪(和王定國朝散憶廣陵)。宋代。晁補之。 揚州全盛,往事今何處。帆錦兩明珠,罥薔薇、月中嬉語。朱衣白面,公子似神仙,登云嶼。臨煙渚。狂醉成懷古。蘭舟歸后,誰與春為主。吟笑我重來,倚瓊花、東風日暮。吳霜點鬢,流落共天涯,竹西路。高陽侶。魂夢應(yīng)相遇。
[宋代]:晁補之
揚州全盛,往事今何處。帆錦兩明珠,罥薔薇、月中嬉語。朱衣白面,公子似神仙,登云嶼。臨煙渚。狂醉成懷古。
蘭舟歸后,誰與春為主。吟笑我重來,倚瓊花、東風日暮。吳霜點鬢,流落共天涯,竹西路。高陽侶。魂夢應(yīng)相遇。
揚州全盛,往事今何處。帆錦兩明珠,罥薔薇、月中嬉語。朱衣白面,公子似神仙,登雲(yún)嶼。臨煙渚。狂醉成懷古。
蘭舟歸後,誰與春為主。吟笑我重來,倚瓊花、東風日暮。吳霜點鬢,流落共天涯,竹西路。高陽侶。魂夢應(yīng)相遇。
唐代·晁補之的簡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diào)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 晁補之的詩(759篇) 〕
清代:
屈大均
我自三云塞,來歸百粵城。故人離別盡,邊地姓名輕。
孔雀自相妒,梅花無此情。如君是知己,應(yīng)解識生平。
我自三雲(yún)塞,來歸百粵城。故人離別盡,邊地姓名輕。
孔雀自相妒,梅花無此情。如君是知己,應(yīng)解識生平。
清代:
翁心存
人子朝暮出,倚閭尚徬徨。千里與萬里,極目何能望。
嚙指忽心動,引領(lǐng)祇內(nèi)傷。伊余髫齔時,隨侍于朐陽。
人子朝暮出,倚閭尚徬徨。千裡與萬裡,極目何能望。
齧指忽心動,引領(lǐng)祇內(nèi)傷。伊餘髫齔時,隨侍于朐陽。
宋代:
周邦彥
舊識回文譜,新諧遠調(diào)謳。望歸朝對鏡,合飲夜藏鉤。
融蠟粘花蒂,燒檀暖麝油。雙眉誰與畫,張敞自風流。
舊識回文譜,新諧遠調(diào)謳。望歸朝對鏡,合飲夜藏鈎。
融蠟粘花蒂,燒檀暖麝油。雙眉誰與畫,張敞自風流。
清代:
錢澄之
將帥加專敕,今晨百道飛。如何罪己詔,立待吮毫揮!
義動三軍憤,功憑一紙微。頗聞李公子,開讀淚沾衣!
將帥加專敕,今晨百道飛。如何罪己詔,立待吮毫揮!
義動三軍憤,功憑一紙微。頗聞李公子,開讀淚沾衣!
明代:
凌義渠
豈有裘和葛,冬春共一囊。新裁揀入市,敗枲任堆床。
已自甘由缊,誰堪裛蹠香。我私忍便棄,慈母澤難忘。
豈有裘和葛,冬春共一囊。新裁揀入市,敗枲任堆床。
已自甘由缊,誰堪裛蹠香。我私忍便棄,慈母澤難忘。
宋代:
錢時
榜帖虛傳鬨里閭,聚門如束散如驅(qū)。莫言此個無端的,世上浮名總是虛。
榜帖虛傳鬨裡閭,聚門如束散如驅(qū)。莫言此個無端的,世上浮名總是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