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姚侍御充渭北掌書記
送姚侍御充渭北掌書記。唐代。李頻。 北境烽煙急,南山戰伐頻。撫綏初易帥,參畫盡須人。書記才偏稱,朝廷意更親。繡衣行李日,綺陌別離塵。報國將臨虜,之藩不離秦。豸冠嚴在首,雄筆健隨身。飲馬河聲暮,休兵塞色春。敗亡仍暴骨,冤哭可傷神。上策何當用,邊情此是真。雕陰曾久客,拜送欲沾巾。
[唐代]:李頻
北境烽煙急,南山戰伐頻。撫綏初易帥,參畫盡須人。
書記才偏稱,朝廷意更親。繡衣行李日,綺陌別離塵。
報國將臨虜,之藩不離秦。豸冠嚴在首,雄筆健隨身。
飲馬河聲暮,休兵塞色春。敗亡仍暴骨,冤哭可傷神。
上策何當用,邊情此是真。雕陰曾久客,拜送欲沾巾。
北境烽煙急,南山戰伐頻。撫綏初易帥,參畫盡須人。
書記才偏稱,朝廷意更親。繡衣行李日,綺陌別離塵。
報國將臨虜,之藩不離秦。豸冠嚴在首,雄筆健隨身。
飲馬河聲暮,休兵塞色春。敗亡仍暴骨,冤哭可傷神。
上策何當用,邊情此是真。雕陰曾久客,拜送欲沾巾。
唐代·李頻的簡介
李頻(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壽昌長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鎮)葬于永樂(今李家),唐代后期詩人。幼讀詩書,博覽強記,領悟頗多。壽昌縣令 穆君 游靈棲洞,即景吟詩:“一徑入雙崖,初疑有幾家。行窮人不見,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頓未續。時李頻從行,續吟:“石上生靈筍,池中落異花。終須結茅屋,到此學餐霞。”穆君大為贊賞。但此詩根據史學家考證是李頻本人所作。
...〔
? 李頻的詩(200篇) 〕
明代:
李之世
誰道云中別有廛,斜陽數點帶炊煙。山前石耳無人摘,攜得癭瓢試澗泉。
誰道雲中別有廛,斜陽數點帶炊煙。山前石耳無人摘,攜得癭瓢試澗泉。
元代:
黃公望
六法從來推顧陸,一生今始見營丘。腕中筋骨元來鐵,世上江山盡入眸。
林影有風摧落葉,澗聲無雨咽清流。寒驢騷客吟成未,萬壑寒云為爾留。
六法從來推顧陸,一生今始見營丘。腕中筋骨元來鐵,世上江山盡入眸。
林影有風摧落葉,澗聲無雨咽清流。寒驢騷客吟成未,萬壑寒雲為爾留。
宋代:
葛紹體
去年花開春日和,行嗅香蕊攀柔柯。
今年花開煙雨愁,坐見落英填污溝。
去年花開春日和,行嗅香蕊攀柔柯。
今年花開煙雨愁,坐見落英填污溝。
金朝:
李俊民
朝醒暮醉幾時休,雞黍人家見客留。聞道曲生行處有,西村明日趁扶頭。
朝醒暮醉幾時休,雞黍人家見客留。聞道曲生行處有,西村明日趁扶頭。
宋代:
李綱
松林繚峻嶺,百尺森蔥青。不知何年種,天矯亂龍形。
濃陰翳修途,當暑有馀清。長風一披拂,時作波濤聲。
松林繚峻嶺,百尺森蔥青。不知何年種,天矯亂龍形。
濃陰翳修途,當暑有馀清。長風一披拂,時作波濤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