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遠堂
心遠堂。宋代。吳龍翰。 飄飄謫仙子,閉門逃世諠。達哉柴桑翁,心遠地乃偏。羨公隱廛市,高拍前人肩。園林富花木,景象羅春妍。翠鳥鳴高枝。白魚游深淵。魚鳥欣有托,吾廬興悠然。詩瓢貯煙云,茶鼎烹銀蟾。有此佳絕處,那受名利鞭。鵲尾聞妙香,片心超九天。淵然消萬慮,流光緯三田。乾坤任簸弄,追蹤古偓佺。
[宋代]:吳龍翰
飄飄謫仙子,閉門逃世諠。
達哉柴桑翁,心遠地乃偏。
羨公隱廛市,高拍前人肩。
園林富花木,景象羅春妍。
翠鳥鳴高枝。白魚游深淵。
魚鳥欣有托,吾廬興悠然。
詩瓢貯煙云,茶鼎烹銀蟾。
有此佳絕處,那受名利鞭。
鵲尾聞妙香,片心超九天。
淵然消萬慮,流光緯三田。
乾坤任簸弄,追蹤古偓佺。
飄飄謫仙子,閉門逃世諠。
達哉柴桑翁,心遠地乃偏。
羨公隱廛市,高拍前人肩。
園林富花木,景象羅春妍。
翠鳥鳴高枝。白魚遊深淵。
魚鳥欣有托,吾廬興悠然。
詩瓢貯煙雲,茶鼎烹銀蟾。
有此佳絕處,那受名利鞭。
鵲尾聞妙香,片心超九天。
淵然消萬慮,流光緯三田。
乾坤任簸弄,追蹤古偓佺。
唐代·吳龍翰的簡介
吳龍翰(1229—?)字式賢,號古梅,歙縣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度宗成淳中前后在世。師方岳,咸淳中貢于鄉,以薦授編校國史院實錄。咸淳四年(1268)十月與鮑云龍、宋復一等三人,自帶干糧,費時三天,涉足丹崖,登上了黃山蓮花峰峰頂,并寫下《黃山紀游》。吳龍翰所著《黃山紀游》,為現存最早游蓮花峰的文字。德祐二年(1276)鄉校請充教授,尋棄去。家有老梅,因以古梅為號。嘗為之賦。龍翰著有《古梅吟葉》六卷,《四庫總目》傳于世。
...〔
? 吳龍翰的詩(150篇) 〕
明代:
李舜臣
秋高憑遠色,為送武昌行。畫省名原重,參藩位不輕。
江樓千里目,湘竹四時情。試發郢中倡,應希和者聲。
秋高憑遠色,為送武昌行。畫省名原重,參藩位不輕。
江樓千裡目,湘竹四時情。試發郢中倡,應希和者聲。
宋代:
程公許
花壓墻頭柳映門,紅城一曲沈家園。
意行自與春風約,休問新亭賣酒喧。
花壓牆頭柳映門,紅城一曲沈家園。
意行自與春風約,休問新亭賣酒喧。
明代:
梁之屏
何處尋真覓島洲,崆峒景物似羅浮。霞流玉乳巖多麗,風捲晴嵐石更幽。
九轉鼎留經歲月,三花樹老度春秋。片云屯蓋祥光映,列宿遙臨瑞氣收。
何處尋真覓島洲,崆峒景物似羅浮。霞流玉乳巖多麗,風捲晴嵐石更幽。
九轉鼎留經歲月,三花樹老度春秋。片雲屯蓋祥光映,列宿遙臨瑞氣收。
宋代:
俞桂
火老金柔暑告殘,乘涼正好望西山。
秋聲來處無尋覓,只作窗前竹葉間。
火老金柔暑告殘,乘涼正好望西山。
秋聲來處無尋覓,隻作窗前竹葉間。
宋代:
楊冠卿
松菊依然繞舊廬,西風歸興動鱸魚。
歸來有酒輒成醉,旋摘秋園雨后蔬。
松菊依然繞舊廬,西風歸興動鱸魚。
歸來有酒輒成醉,旋摘秋園雨後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