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筆工柳之庠
贈筆工柳之庠。宋代。王之道。 我昔丞歷陽,好筆得柳生。維時習治久,群盜方縱橫。生售數毛穎,一一簡擇精。作字可人意,為我供筆耕。不知二十年。天下乃復平。爾貧技不售,我因功無成。布衫負篛笠,羸然過柴荊。我老廢讀書,無意游管城。千錢與斗米,聊爾餉此行。歸家飽妻子,一笑嘲彭亨。
[宋代]:王之道
我昔丞歷陽,好筆得柳生。
維時習治久,群盜方縱橫。
生售數毛穎,一一簡擇精。
作字可人意,為我供筆耕。
不知二十年。天下乃復平。
爾貧技不售,我因功無成。
布衫負篛笠,羸然過柴荊。
我老廢讀書,無意游管城。
千錢與斗米,聊爾餉此行。
歸家飽妻子,一笑嘲彭亨。
我昔丞曆陽,好筆得柳生。
維時習治久,群盜方縱橫。
生售數毛穎,一一簡擇精。
作字可人意,為我供筆耕。
不知二十年。天下乃複平。
爾貧技不售,我因功無成。
布衫負篛笠,羸然過柴荊。
我老廢讀書,無意遊管城。
千錢與鬥米,聊爾餉此行。
歸家飽妻子,一笑嘲彭亨。
唐代·王之道的簡介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
? 王之道的詩(991篇) 〕
宋代:
蘇頌
朝鞍早過鳳樓西,雨浥輕塵未有泥。
頒宴百壺人共醉,演綸雙筆客同攜。
朝鞍早過鳳樓西,雨浥輕塵未有泥。
頒宴百壺人共醉,演綸雙筆客同攜。
宋代:
王安石
泊船香爐峰,始與子相識。寄書邗江上,詒我峰下石。
緣以湘水竹,攜持與南北。永懷故人歡,不愿百金易。
泊船香爐峰,始與子相識。寄書邗江上,詒我峰下石。
緣以湘水竹,攜持與南北。永懷故人歡,不願百金易。
明代:
鄭潛
山從遠浦盡,路向斷橋過。破屋鳴春雨,寒潮送晚波。
故人耀華轂,小隱隔蓬窩。出處從吾好,前川寄一蓑。
山從遠浦盡,路向斷橋過。破屋鳴春雨,寒潮送晚波。
故人耀華轂,小隱隔蓬窩。出處從吾好,前川寄一蓑。
明代:
王世貞
函端舍利發,知爾不成空。老眼粗能辨,僧翻未易終。
真文玄奘熟,梵字苑咸工。大類群龍藏,收來一缽中。
函端舍利發,知爾不成空。老眼粗能辨,僧翻未易終。
真文玄奘熟,梵字苑鹹工。大類群龍藏,收來一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