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唐代。白居易。 江從西南來,浩浩無旦夕。長波逐若瀉,連山鑿如劈。千年不壅潰,萬姓無墊溺。不爾民為魚,大哉禹之績。導岷既艱遠,距海無咫尺。胡為不訖功,馀水斯委積。洞庭與青草,大小兩相敵。混合萬丈深,淼茫千里白。每歲秋夏時,浩大吞七澤。水族窟穴多,農(nóng)人土地窄。我今尚嗟嘆,禹豈不愛惜。邈未究其由,想古觀遺跡。疑此苗人頑,恃險不終役。帝亦無奈何,留患與今昔。水流天地內(nèi),如身有血脈。滯則為疽疣,治之在針石。安得禹復生,為唐水官伯。手提倚天劍,重來親指畫。疏河似翦紙,決壅同裂帛。滲作膏腴田,蹋平魚鱉宅。龍宮變閭里,水府生禾麥。坐添百萬戶,書我司徒籍。
[唐代]:白居易
江從西南來,浩浩無旦夕。長波逐若瀉,連山鑿如劈。
千年不壅潰,萬姓無墊溺。不爾民為魚,大哉禹之績。
導岷既艱遠,距海無咫尺。胡為不訖功,馀水斯委積。
洞庭與青草,大小兩相敵。混合萬丈深,淼茫千里白。
每歲秋夏時,浩大吞七澤。水族窟穴多,農(nóng)人土地窄。
我今尚嗟嘆,禹豈不愛惜。邈未究其由,想古觀遺跡。
疑此苗人頑,恃險不終役。帝亦無奈何,留患與今昔。
水流天地內(nèi),如身有血脈。滯則為疽疣,治之在針石。
安得禹復生,為唐水官伯。手提倚天劍,重來親指畫。
疏河似翦紙,決壅同裂帛。滲作膏腴田,蹋平魚鱉宅。
龍宮變閭里,水府生禾麥。坐添百萬戶,書我司徒籍。
江從西南來,浩浩無旦夕。長波逐若瀉,連山鑿如劈。
千年不壅潰,萬姓無墊溺。不爾民為魚,大哉禹之績。
導岷既艱遠,距海無咫尺。胡為不訖功,馀水斯委積。
洞庭與青草,大小兩相敵。混合萬丈深,淼茫千裡白。
每歲秋夏時,浩大吞七澤。水族窟穴多,農(nóng)人土地窄。
我今尚嗟歎,禹豈不愛惜。邈未究其由,想古觀遺跡。
疑此苗人頑,恃險不終役。帝亦無奈何,留患與今昔。
水流天地內(nèi),如身有血脈。滯則為疽疣,治之在針石。
安得禹複生,為唐水官伯。手提倚天劍,重來親指畫。
疏河似翦紙,決壅同裂帛。滲作膏腴田,蹋平魚鼈宅。
龍宮變閭裡,水府生禾麥。坐添百萬戶,書我司徒籍。
唐代·白居易的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
? 白居易的詩(2585篇) 〕
元代:
丁鶴年
高人嗟逝矣,靜樂尚求詩。豈意無為道,翻成罔極悲。
二難勤繼述,一默付希夷。飲水心愈潔,看山意更遲。
高人嗟逝矣,靜樂尚求詩。豈意無為道,翻成罔極悲。
二難勤繼述,一默付希夷。飲水心愈潔,看山意更遲。
近代:
陳仁德
揮手憑欄意氣橫,狂飆浩蕩掃神京。只今惟有寒鴉噪,曾伴樓頭萬歲聲。
揮手憑欄意氣橫,狂飆浩蕩掃神京。隻今惟有寒鴉噪,曾伴樓頭萬歲聲。
元代:
岑安卿
崖陰滴珠璣,清蓄鮫人泣。瓷罌汲新寒,滿貯歸須急。
外滲如方諸,中乾匪人吸。君看鉛汞流,金鐵猶漏濕。
崖陰滴珠璣,清蓄鮫人泣。瓷罌汲新寒,滿貯歸須急。
外滲如方諸,中乾匪人吸。君看鉛汞流,金鐵猶漏濕。
宋代:
邵雍
意亦心所至,言須耳所聞。
誰雲(yún)天地外,別有好乾坤。
元代:
譚處端
舍俗修行,超塵歸素。安恬寂淡忘思慮。顛狂猿馬鎖空房,靈源一點常教住。
莫覓金翁,休搜龍虎。清清閑暇逍遙做。慧風吹散嶺頭云,一輪月照曹溪路。
舍俗修行,超塵歸素。安恬寂淡忘思慮。顛狂猿馬鎖空房,靈源一點常教住。
莫覓金翁,休搜龍虎。清清閑暇逍遙做。慧風吹散嶺頭雲(yún),一輪月照曹溪路。
宋代:
王邁
此是河清宴。覺朝來、薰風滿入,生綃團扇。太守愁眉才一展,且喜街頭米賤。且莫管、官租難辦。繞砌苔錢無限數(shù),更蓮池、雨過珠零亂。盡買得,凌波面。家山樂事真堪羨。記年時、荔支新熟,荷筒齊勸。底事來尋蕉鹿夢,贏得乾忙似箭。笑富貴、都如郵傳。做了豐年還百姓,便莼鱸、歸興催張翰。看卿等,上霄漢。
此是河清宴。覺朝來、薰風滿入,生綃團扇。太守愁眉才一展,且喜街頭米賤。且莫管、官租難辦。繞砌苔錢無限數(shù),更蓮池、雨過珠零亂。盡買得,淩波面。家山樂事真堪羨。記年時、荔支新熟,荷筒齊勸。底事來尋蕉鹿夢,贏得乾忙似箭。笑富貴、都如郵傳。做了豐年還百姓,便莼鱸、歸興催張翰。看卿等,上霄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