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席上有感
李氏席上有感。宋代。邵伯溫。 翻翻繡袖上紅姻,舞姬猶是舊精神。坐中莫怪無歡意,我與將軍是故人。
[宋代]:邵伯溫
翻翻繡袖上紅姻,舞姬猶是舊精神。
坐中莫怪無歡意,我與將軍是故人。
翻翻繡袖上紅姻,舞姬猶是舊精神。
坐中莫怪無歡意,我與將軍是故人。
唐代·邵伯溫的簡介
邵伯溫(一○五七~一一三四),字子文,洛陽(今屬河南)人。雍子。哲宗元祐中以薦授大名府助教,調潞州長子縣尉。紹圣初,章惇為相,欲用之,避不就,監(jiān)永興軍鑄錢監(jiān)。徽宗時,知陜州靈寶縣,政和間徙芮城縣(民國《芮城縣志》卷八)。丁母憂,服除,主管永興軍耀州三白渠公事。除知果州,擢提點成都路刑獄,利州路轉運副使。晚年提舉太平觀。高宗紹興四年卒,年七十八。著有《邵氏聞見錄》、《辨誣》等。《宋史》卷四三三有傳。今錄詩八首。
...〔
? 邵伯溫的詩(14篇) 〕
宋代:
沈遼
老夫久客三湘水,歸來喜食江南鱭。白云猶識舊山川,青眼多慚老兄弟。
當時親友半不在,中表相存如夢寐。公酉冢上春草生,白眉始與君相際。
老夫久客三湘水,歸來喜食江南鱭。白雲猶識舊山川,青眼多慚老兄弟。
當時親友半不在,中表相存如夢寐。公酉冢上春草生,白眉始與君相際。
宋代:
張憲
三月西山道,春風平則門。繡鞍紅叱撥,氈帽黑昆崙。
衣襆分香裹,壺瓶借火溫。醉歸楊柳月,綠霧掩黃昏。
三月西山道,春風平則門。繡鞍紅叱撥,氈帽黑昆崙。
衣襆分香裹,壺瓶借火溫。醉歸楊柳月,綠霧掩黃昏。
明代:
楊士奇
歸來語向誰,白發(fā)故交稀。滿目亭臺好,傷心俗化微。
慌迷攜鶴徑,慚過釣魚磯。童子何知我,猶嗤舊素衣。
歸來語向誰,白發(fā)故交稀。滿目亭臺好,傷心俗化微。
慌迷攜鶴徑,慚過釣魚磯。童子何知我,猶嗤舊素衣。
宋代:
陸文圭
羊腸九折路盤嶇,不覺勝身上太虛。
失腳從知高處險,西風斜日旱回車。
羊腸九折路盤嶇,不覺勝身上太虛。
失腳從知高處險,西風斜日旱回車。
宋代:
林希逸
幕畫如兄有異才,嶺南聲價動諸臺。登龍尾道呼班去,為鱷魚州守印來。
定有賞音相料理,何妨進卷小徘徊。遙知得意行吟處,傍柳堤看菡萏開。
幕畫如兄有異才,嶺南聲價動諸臺。登龍尾道呼班去,為鱷魚州守印來。
定有賞音相料理,何妨進卷小徘徊。遙知得意行吟處,傍柳堤看菡萏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