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求觀予孝經傳者感而賦詩
客有求觀予孝經傳者感而賦詩。元代。白賁。 古人文瑩理,后人但工文。文工理愈暗,紙札何紛紛。君看六藝學,天葩吐奇芬。詩書分體制,禮樂造乾坤。千岐更萬轍,要以一理存。如何臻至理,當從踐履論。跋涉經險阻,鉆研閱寒溫。孝弟作選鋒,道德嚴中軍。仰觀及俯察,萬象入見聞。不勞施斧鑿,筆下生煙云。高以君唐虞,下以覺斯民。君如不我鄙,時來對爐薰。
[元代]:白賁
古人文瑩理,后人但工文。文工理愈暗,紙札何紛紛。
君看六藝學,天葩吐奇芬。詩書分體制,禮樂造乾坤。
千岐更萬轍,要以一理存。如何臻至理,當從踐履論。
跋涉經險阻,鉆研閱寒溫。孝弟作選鋒,道德嚴中軍。
仰觀及俯察,萬象入見聞。不勞施斧鑿,筆下生煙云。
高以君唐虞,下以覺斯民。君如不我鄙,時來對爐薰。
古人文瑩理,後人但工文。文工理愈暗,紙劄何紛紛。
君看六藝學,天葩吐奇芬。詩書分體制,禮樂造乾坤。
千岐更萬轍,要以一理存。如何臻至理,當從踐履論。
跋涉經險阻,鑽研閱寒溫。孝弟作選鋒,道德嚴中軍。
仰觀及俯察,萬象入見聞。不勞施斧鑿,筆下生煙雲。
高以君唐虞,下以覺斯民。君如不我鄙,時來對爐薰。
唐代·白賁的簡介
白賁(約1270-1330前),字無咎,號素軒,祖籍太原文水(今屬山西),南渡后居錢塘(今浙江杭州)。善畫,能散曲,是元散曲史上最早的南籍散曲家之一。南宋遺民詩人白珽長子。延祐年間由省郎出知忻州,忤監郡,去職。至治間起為溫州路平陽州教授,歷常州路知事,終南安路經歷。是知名元曲家,《太和正音譜》以其曲為上品,稱為“如太華孤峰”,據《全元散曲》,今存小令二支,套曲四套(其中殘套一套),所作〔鸚鵡曲〕相當有名,和者頗多。亦善畫,并能詩,《元詩選·癸集》甲集存其詩二首。生平事跡見《元詩選·癸集》小傳,孫楷第《元曲家考略》有生平考證。
...〔
? 白賁的詩(6篇) 〕
元代:
郯韶
湘云微度。六曲朱闌暮。簾外香飄梅子樹。知有王孫索句。
誰將瓊琯吹霞。柳花飛過東家。說與門前去馬,斷腸休為琵琶。
湘雲微度。六曲朱闌暮。簾外香飄梅子樹。知有王孫索句。
誰將瓊琯吹霞。柳花飛過東家。說與門前去馬,斷腸休為琵琶。
明代:
蕭顯
離席因君薦木桃,碧缸新酒瀉春濤。詩盟遞結東西社,坐客平分上下曹。
簾動午風花氣暖,幾當晴日篆煙高。狂歌亦是驪駒曲,三疊陽關意未豪。
離席因君薦木桃,碧缸新酒瀉春濤。詩盟遞結東西社,坐客平分上下曹。
簾動午風花氣暖,幾當晴日篆煙高。狂歌亦是驪駒曲,三疊陽關意未豪。
宋代:
釋慧空
說圓不覺拖泥水,立悟分明落二三。要得不移毫發許,寶云山里寶云庵。
說圓不覺拖泥水,立悟分明落二三。要得不移毫發許,寶雲山裡寶雲庵。
宋代:
趙希逢
學行何必過邯鄲,匍匐歸來指謾彈。
萬事不如安分好,人心何事險於灘。
學行何必過邯鄲,匍匐歸來指謾彈。
萬事不如安分好,人心何事險於灘。
清代:
顧炎武
大海天之東,其處有黃金之宮,上界帝子居其中。
欲往從之,水波雷駭。幾望見之,以風為解。徐福至彼,止王不來。
大海天之東,其處有黃金之宮,上界帝子居其中。
欲往從之,水波雷駭。幾望見之,以風為解。徐福至彼,止王不來。
唐代:
劉禹錫
江左重詩篇,陸生名久傳。鳳城來已熟,羊酪不嫌膻。
歸路芙蓉府,離堂玳瑁筵。泰山呈臘雪,隋柳布新年。
曾忝揚州薦,因君達短箋。
江左重詩篇,陸生名久傳。鳳城來已熟,羊酪不嫌膻。
歸路芙蓉府,離堂玳瑁筵。泰山呈臘雪,隋柳布新年。
曾忝揚州薦,因君達短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