荅元美吳門邂逅于鱗有贈 其一
荅元美吳門邂逅于鱗有贈 其一。明代。李攀龍。 姑蘇城上倚高臺,卻望中原酒一杯。彼自有人浮海去,我今為客渡江來。飛龍忽報干將合,老驥還驚匹練開。共向風(fēng)云論二子,誰知天地此徘徊。
[明代]:李攀龍
姑蘇城上倚高臺,卻望中原酒一杯。彼自有人浮海去,我今為客渡江來。
飛龍忽報干將合,老驥還驚匹練開。共向風(fēng)云論二子,誰知天地此徘徊。
姑蘇城上倚高臺,卻望中原酒一杯。彼自有人浮海去,我今為客渡江來。
飛龍忽報幹將合,老驥還驚匹練開。共向風(fēng)雲(yún)論二子,誰知天地此徘徊。
唐代·李攀龍的簡介
李攀龍(1514—1570)字于鱗,號滄溟,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明代著名文學(xué)家。繼“前七子”之后,與謝榛、王世貞等倡導(dǎo)文學(xué)復(fù)古運動,為“后七子”的領(lǐng)袖人物,被尊為“宗工巨匠”。主盟文壇20余年,其影響及于清初。
...〔
? 李攀龍的詩(882篇) 〕
明代:
魏觀
樽酒西郊慰遠還,梅花春意正相關(guān)。幽棲只好山林下,至樂無如畎畝間。
為說柴桑三徑在,肯容莘野一犁閒。斯文更有殷勤祝,烱烱明珠照二鬟。
樽酒西郊慰遠還,梅花春意正相關(guān)。幽棲隻好山林下,至樂無如畎畝間。
為說柴桑三徑在,肯容莘野一犁閒。斯文更有殷勤祝,烱烱明珠照二鬟。
明代:
曹義
望入天臺客路長,江云野樹思茫茫。別來每嘆光陰速,屈指于今巳十霜。
望入天臺客路長,江雲(yún)野樹思茫茫。別來每歎光陰速,屈指于今巳十霜。
宋代:
韓淲
滾滾溪亭雨未休,偶陪小隊得來游。蠶桑時候?qū)⒑瓮帑滐L(fēng)前信隱憂。
民力已殫誠易與,天心非遠不難籌。果然香火開晴色,從此年登定有秋。
滾滾溪亭雨未休,偶陪小隊得來遊。蠶桑時候?qū)⒑瓮帑滐L(fēng)前信隱憂。
民力已殫誠易與,天心非遠不難籌。果然香火開晴色,從此年登定有秋。
宋代:
劉瀾
向陽看未足。更露立闌干,日高人獨。江空佩鳴玉。問煙鬟霞臉,為誰膏沐。情間景淑。嫁東風(fēng)、無媒自卜。鳳臺高,貪伴吹笙,驚下九天霜鵠。紅蹙。花開不到,杜老溪壯,已公茅屋。山城水國。歡易斷,夢難續(xù)。記年時馬上,人酣花醉,樂奏開元舊曲。夜歸來,駕錦漫天,絳紗萬燭。
向陽看未足。更露立闌幹,日高人獨。江空佩鳴玉。問煙鬟霞臉,為誰膏沐。情間景淑。嫁東風(fēng)、無媒自蔔。鳳臺高,貪伴吹笙,驚下九天霜鵠。紅蹙。花開不到,杜老溪壯,已公茅屋。山城水國。歡易斷,夢難續(xù)。記年時馬上,人酣花醉,樂奏開元舊曲。夜歸來,駕錦漫天,絳紗萬燭。
明代:
張淮
紅玉肌容艷有神,九天飛下一仙真。垂頭雨后猶傾國,點額風(fēng)前欲喚人。
龍腦薰成香世界,蝶翎逗落錦埃塵。春光得我方能麗,笑殺凡花號麗春。
紅玉肌容豔有神,九天飛下一仙真。垂頭雨後猶傾國,點額風(fēng)前欲喚人。
龍腦薰成香世界,蝶翎逗落錦埃塵。春光得我方能麗,笑殺凡花號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