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梁漸子 其三
贈梁漸子 其三。明代。陳邦彥。 大雅屬榛蕪,小言多破道。獨行徒侶稀,時復(fù)孤懷抱。志士謝眾咻,千秋恣元討。俛首為制義,不如古文好。近猶淩晉魏,遠(yuǎn)乃追雒鎬。渺思入青冥,瞻矚周渾灝。同時陸浚儀,一見驚絕倒。憶我如君時,懷古意如搗。饑驅(qū)謀旦夕,十年坐草草。窮達(dá)知有時,立志悔不早。所愿行其言,毋為但詞藻。
[明代]:陳邦彥
大雅屬榛蕪,小言多破道。獨行徒侶稀,時復(fù)孤懷抱。
志士謝眾咻,千秋恣元討。俛首為制義,不如古文好。
近猶淩晉魏,遠(yuǎn)乃追雒鎬。渺思入青冥,瞻矚周渾灝。
同時陸浚儀,一見驚絕倒。憶我如君時,懷古意如搗。
饑驅(qū)謀旦夕,十年坐草草。窮達(dá)知有時,立志悔不早。
所愿行其言,毋為但詞藻。
大雅屬榛蕪,小言多破道。獨行徒侶稀,時複孤懷抱。
志士謝衆(zhòng)咻,千秋恣元討。俛首為制義,不如古文好。
近猶淩晉魏,遠(yuǎn)乃追雒鎬。渺思入青冥,瞻矚周渾灝。
同時陸浚儀,一見驚絕倒。憶我如君時,懷古意如搗。
饑驅(qū)謀旦夕,十年坐草草。窮達(dá)知有時,立志悔不早。
所願行其言,毋為但詞藻。
唐代·陳邦彥的簡介
陳邦彥(1603年~1647年),字令斌,號巖野,廣東順德龍山人。南明抗清民族英雄,嶺南三忠之首,陳恭尹之父。早年設(shè)館講學(xué),為當(dāng)時南粵碩儒名師。明亡,年屈四十的陳邦彥疾書《中興政要策論》萬言書,并參加南明廣東鄉(xiāng)試,中舉人,擢升兵部職方司主事,派往贛州參與軍事。1647年(永歷元年)與陳子壯密約,起兵攻廣州,兵敗入清遠(yuǎn),城破被捕,慘遭磔刑。陳邦彥深具民族氣節(jié)外,詩文也飲譽(yù)當(dāng)時,與黎遂球、鄺露并稱“嶺南前三家”。
...〔
? 陳邦彥的詩(229篇) 〕
清代:
董以寧
為漢空奔走。嘆當(dāng)年、追猴逐鹿,終烹功狗。留侯曲逆雖陰詐,呂雉之謀多有。
算此際、高皇身后。平勃區(qū)區(qū)都易與,怕將軍、武悍還如舊。
為漢空奔走。歎當(dāng)年、追猴逐鹿,終烹功狗。留侯曲逆雖陰詐,呂雉之謀多有。
算此際、高皇身後。平勃區(qū)區(qū)都易與,怕將軍、武悍還如舊。
明代:
孫傳庭
浮舟歡賞畫樓西,煙樹微茫夜欲迷。辟暑堪同河朔飲,游仙漫問武陵溪。
澗泉響逐歌聲遠(yuǎn),山月光隨舞袖低。既醉難傾今夕意,笑余潦倒有新題。
浮舟歡賞畫樓西,煙樹微茫夜欲迷。辟暑堪同河朔飲,遊仙漫問武陵溪。
澗泉響逐歌聲遠(yuǎn),山月光隨舞袖低。既醉難傾今夕意,笑餘潦倒有新題。
宋代:
章甫
置身高踞澄臺上,放眼遙空碧海中。不使一層樓尚隔,真誇千里目能窮。
龍門倒射滄溟日,蜃氣消沉島嶼風(fēng)。浩淼流波歸巨壑,茫茫大半是朝東。
置身高踞澄臺上,放眼遙空碧海中。不使一層樓尚隔,真誇千裡目能窮。
龍門倒射滄溟日,蜃氣消沉島嶼風(fēng)。浩淼流波歸巨壑,茫茫大半是朝東。
宋代:
馮去非
江湖曾是飲清波,筆染霜華秋最多。
夢里誦君新句子,覺來無奈月明何。
江湖曾是飲清波,筆染霜華秋最多。
夢裡誦君新句子,覺來無奈月明何。
明代:
李攀龍
腸作轆轤轉(zhuǎn),淚作素綆垂。獨坐不能言,傍知思憶誰。
腸作轆轤轉(zhuǎn),淚作素綆垂。獨坐不能言,傍知思憶誰。
清代:
李英
偶結(jié)西河叟,朝朝駐水濱。誰知麋鹿性,還與白鷗親。
草伏情偏劇,風(fēng)餐歲更貧。因思游北固,曾作釣鱸人。
偶結(jié)西河叟,朝朝駐水濱。誰知麋鹿性,還與白鷗親。
草伏情偏劇,風(fēng)餐歲更貧。因思遊北固,曾作釣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