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方見和復次韻以寄之
元方見和復次韻以寄之。明代。宋訥。 唐方干,宋魏野。詩名遺在鑒湖甘棠上,高隱流芳合中舍。東崖處士居淇東,詩成好事爭傳寫。英風卓行無古今,舉頭仰羨皆作者。煉句風月嘲,西隱煙霞惹。白頭始賦歸來辭,不知是也還非也。是非幾欲問青山,鼓掌大笑成癡啞。愿結漁樵侶,更入耆英社。茅屋底,衡門下。秋郊看禾穗,春畦供菜把。栽松放云宿,種竹聽雨打。十首新詩和少陵,數曲瑤琴知賀若。香箋筆掃鳳樓錦,古硯墨磨銅雀瓦。忘形懶冠佩,陶情詠騷雅。杖藜散步瓠子堤,風露從教來沐灑。斟花酌柳會東崖,俗駕遠回逋客寡。后日尋盟醫俗亭下去,翠瑯玕動清風瀉。對話聞秋聲,此樂誰能假。
[明代]:宋訥
唐方干,宋魏野。詩名遺在鑒湖甘棠上,高隱流芳合中舍。
東崖處士居淇東,詩成好事爭傳寫。英風卓行無古今,舉頭仰羨皆作者。
煉句風月嘲,西隱煙霞惹。白頭始賦歸來辭,不知是也還非也。
是非幾欲問青山,鼓掌大笑成癡啞。愿結漁樵侶,更入耆英社。
茅屋底,衡門下。秋郊看禾穗,春畦供菜把。栽松放云宿,種竹聽雨打。
十首新詩和少陵,數曲瑤琴知賀若。香箋筆掃鳳樓錦,古硯墨磨銅雀瓦。
忘形懶冠佩,陶情詠騷雅。杖藜散步瓠子堤,風露從教來沐灑。
斟花酌柳會東崖,俗駕遠回逋客寡。后日尋盟醫俗亭下去,翠瑯玕動清風瀉。
對話聞秋聲,此樂誰能假。
唐方幹,宋魏野。詩名遺在鑒湖甘棠上,高隱流芳合中舍。
東崖處士居淇東,詩成好事爭傳寫。英風卓行無古今,舉頭仰羨皆作者。
煉句風月嘲,西隱煙霞惹。白頭始賦歸來辭,不知是也還非也。
是非幾欲問青山,鼓掌大笑成癡啞。願結漁樵侶,更入耆英社。
茅屋底,衡門下。秋郊看禾穗,春畦供菜把。栽松放雲宿,種竹聽雨打。
十首新詩和少陵,數曲瑤琴知賀若。香箋筆掃鳳樓錦,古硯墨磨銅雀瓦。
忘形懶冠佩,陶情詠騷雅。杖藜散步瓠子堤,風露從教來沐灑。
斟花酌柳會東崖,俗駕遠回逋客寡。後日尋盟醫俗亭下去,翠瑯玕動清風瀉。
對話聞秋聲,此樂誰能假。
唐代·宋訥的簡介
(1311—1390)元明間大名府滑縣人,字仲敏。元順帝至正進士。任鹽山尹,棄歸。明洪武二年,以儒士征,預修《禮》、《樂》諸書。事竣,不仕歸。后以薦授國子助教,累遷文淵閣大學士、國子祭酒。嚴立學規,勤于講解。十八年復開進士科,所取士,國子監生占三之二。卒謚文恪。有《西隱集》。
...〔
? 宋訥的詩(92篇) 〕
明代:
謝元汴
敢以批鱗筆,來探江上珠。流多興廢事,寫出霸王圖。
黃纛蠻君貴,牂牁漢跡孤。不須臨碣石,炎澥小蓬壺。
敢以批鱗筆,來探江上珠。流多興廢事,寫出霸王圖。
黃纛蠻君貴,牂牁漢跡孤。不須臨碣石,炎澥小蓬壺。
明代:
顧璘
古臺開士說金經,傳道天花落紫冥。廣舌不來塵海變,春風唯見草青青。
古臺開士說金經,傳道天花落紫冥。廣舌不來塵海變,春風唯見草青青。
清代:
彭孫遹
點清霜、一夜渡河來,木葉竦高秋。最傷心時候,西風旅夢,殘月江樓。
何事南來北往,行役不知休。回首當年事,飆散云流。
點清霜、一夜渡河來,木葉竦高秋。最傷心時候,西風旅夢,殘月江樓。
何事南來北往,行役不知休。回首當年事,飆散雲流。
清代:
王時翔
一鏡香云綰玉簪。兩灣秋水帶秋嵐。海中明月夢中探。
修竹多依花焰焰,古梅偏傍柳毿毿。牽絲千尺老春蠶。
一鏡香雲綰玉簪。兩灣秋水帶秋嵐。海中明月夢中探。
修竹多依花焰焰,古梅偏傍柳毿毿。牽絲千尺老春蠶。
宋代:
朱熹
凌兢度三峽,窈窕復一原。絕壁擁蒼翠,奔流逝潺湲。
聞昔避世人,寄此茅三間。壯節未云遠,高風杳難攀。
淩兢度三峽,窈窕複一原。絕壁擁蒼翠,奔流逝潺湲。
聞昔避世人,寄此茅三間。壯節未雲遠,高風杳難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