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道院詩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五
浮云道院詩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五。清代。劉鶚。 孟氏有三樂,其一無愧心。俯仰茍無愧,至樂不可任。萬化不得羈,超然眾芳林。神仙甚非遠,何必海上尋?
[清代]:劉鶚
孟氏有三樂,其一無愧心。俯仰茍無愧,至樂不可任。
萬化不得羈,超然眾芳林。神仙甚非遠,何必海上尋?
孟氏有三樂,其一無愧心。俯仰茍無愧,至樂不可任。
萬化不得羈,超然衆芳林。神仙甚非遠,何必海上尋?
唐代·劉鶚的簡介
劉鶚(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說家。譜名震遠,原名孟鵬,字云摶、公約。后更名鶚,字鐵云(劉鐵云[1]),又字公約,號老殘。署名“洪都百煉生”。漢族,江蘇丹徒(今鎮江市)人,寄籍山陽(今江蘇淮安區)。劉鶚自青年時期拜從太谷學派南宗李光炘(龍川)之后,終生主張以“教養”為大綱,發展經濟生產,富而后教,養民為本的太谷學說。他一生從事實業,投資教育,為的就是能夠實現太谷學派“教養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屢敗屢戰、堅韌不拔,太谷學派的思想可以說是他的精神支柱。
...〔
? 劉鶚的詩(249篇) 〕
明代:
張萱
莪蒿露結葉初乾,白首萊衣歲若干。此日開圖空掩泣,終天無復夢魂安。
莪蒿露結葉初乾,白首萊衣歲若幹。此日開圖空掩泣,終天無複夢魂安。
明代:
胡梅
支遁長松見者稀,松邊剛試薜蘿衣。
隨來獨鶴相依久,幾度開籠不肯飛。
支遁長松見者稀,松邊剛試薜蘿衣。
隨來獨鶴相依久,幾度開籠不肯飛。
宋代:
張憲
三月西山道,春風平則門。繡鞍紅叱撥,氈帽黑昆崙。
衣襆分香裹,壺瓶借火溫。醉歸楊柳月,綠霧掩黃昏。
三月西山道,春風平則門。繡鞍紅叱撥,氈帽黑昆崙。
衣襆分香裹,壺瓶借火溫。醉歸楊柳月,綠霧掩黃昏。
明代:
康海
燕家小妓石榴裙,笑酌雚把似君。
玉面未從花里出,瑤箏先向月中聞。
燕家小妓石榴裙,笑酌雚把似君。
玉面未從花裡出,瑤箏先向月中聞。
兩漢:
佚名
酒拍胭脂顆顆新。丹砂然火棄精神。暑天秋杪錦生春。香味已驚櫻實淡,絳皮還笑荔枝皴。美人偏喜破朱唇。
酒拍胭脂顆顆新。丹砂然火棄精神。暑天秋杪錦生春。香味已驚櫻實淡,絳皮還笑荔枝皴。美人偏喜破朱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