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攪
部首扌部 總筆畫12畫 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RIPQ 五行木 統(tǒng)一碼6405
筆順一丨一丶丶ノ丶フ丨フノフ
名稱橫、豎鉤、提、點、點、撇、點、橫撇/橫鉤、豎、橫折、撇、豎彎鉤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攪(攪)
⒈ ?擾亂:攪亂。攪哄。攪鬧。攪擾。
⒉ ?拌:攪拌。攪勻。攪動。攪渾。
異體字
- 攪
- 撹
- ?
漢英互譯
agitate、disturb、mix、paddle、stir、whisk
造字法
形聲:從扌、覺聲
English
disturb, agitate, stir up
※ 攪的意思、基本解釋,攪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攪
撹
〈動〉
(1) (形聲。從手,覺聲。本義:擾亂)
(2) 同本義 [disturb]
攪,亂也。——《說文》
袛攪我心。——《詩·小雅·何人斯》
(3) 又如:攪攘(擾亂);攪惱(攪擾);攪家精(撥弄是非、尋釁鬧事,攪得家庭不和的人);攪尸靈(方言。頑皮、搗亂,使不安寧)
(4) 混合;拌合;攪拌 [stir;mix]。如:攪合(攪拌);攪海翻江(形容水勢浩大。多比喻力量或聲勢極其壯大)
(5) 胡鬧;嬉戲 [act wilfully and make a scene]
這不是攪嗎!——《兒女英雄傳》
(6) 又如:攪七念三(胡鬧);攪諢(戲謔)
康熙字典
攪【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畫:24畫,部外筆畫:20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巧切,音絞。《說文》亂也。《增韻》撓也。《詩·小雅》祇攪我心。
又《廣韻》手動也。《方岳詩》搜攪平生書五車。或作捁。
又《集韻》下巧切。同?。見?字註。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攪【卷十二】【手部】
亂也。從手覺聲。《詩》曰:“祇攪我心。”古巧切
說文解字注
(攪)亂也。毛傳同。從手。覺聲。古巧切。古音在三部。詩曰。衹攪我心。小雅何人斯文。衹各本譌作祇。誤。我行其野傳曰。衹、適也。唐人凡此訓(xùn)必從衣氏。
- 攪的詞語 組詞
- 攪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