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米為谷的成語故事

拼音jù mǐ wéi gǔ
基本解釋比喻指劃形勢,運籌決策。
出處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馬援傳》:“援因說隗囂將帥有土崩之勢,兵進有必破之狀。又于帝前聚米為山谷,指畫形勢,開示眾軍所從道徑往來,分析曲折,昭然可曉。”
聚米為谷的典故
東漢初年,光武帝劉秀統一了中原,西部的隗囂擁兵自重,與劉秀勢不兩立。劉秀準備派兵攻打,但還有些猶豫不決,大將馬援認為隗囂將帥不合,出兵必勝,他用米堆積成西部地形,指畫進兵線路。劉秀頓時感覺勝利在望。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聚米為谷)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零光片羽 | 黃遠庸《記者眼光中之孫中山》:“其所對北京內外記者所言,皆不過此三種政策之零光片羽,蓋孫先生之樂觀主義如此。” |
阿世取容 | 魯迅《漢文學史綱要》第六篇:“至叔孫通,則正以曲學阿世取容,非重其能定朝儀,知典禮也。” |
縱橫開合 | 柯靈《向拓荒者致敬》:“這些文學的核心是迫切的現實感,而筆鋒所至,縱橫開合,娓娓而談,從歷史掌故……直至民間說唱與繪畫。” |
富貴驕人 | 《陳書 魯悉達傳》:“悉達雖仗義任俠,不以富貴驕人。” |
極重不反 | 清·陳確《答張考夫書》:“今《大學》之為圣經,已成極重不反之勢。” |
壽元無量 | 元·吳昌齡《東坡夢》第四折:“爇龍涎一炷透蒼穹,祝吾生壽元無量。” |
不攻自破 | 唐 顧德章《上中書門下及禮院詳議東都太廟修廢狀》:“是有都立廟之言,不攻而自破矣。” |
紛亂如麻 | |
纏綿悱惻 | 晉 潘岳《寡婦賦》:“思纏綿以瞀亂兮,心摧傷以愴惻。” |
罄竹難書 | 《舊唐書 李密傳》:“磬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