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后諸先輩被薦書赴試南宮郡守曾惇既大合樂
丹后諸先輩被薦書赴試南宮郡守曾惇既大合樂。宋代。曾惇。 夜窗幾歲聚寒螢,一日秋闈較藝精。不但春秋明古義,雅知月旦著鄉評。毫端剩埽三千牘,云路方期九萬程。三郡看魁天下士,丹丘應未墜家聲。
[宋代]:曾惇
夜窗幾歲聚寒螢,一日秋闈較藝精。
不但春秋明古義,雅知月旦著鄉評。
毫端剩埽三千牘,云路方期九萬程。
三郡看魁天下士,丹丘應未墜家聲。
夜窗幾歲聚寒螢,一日秋闈較藝精。
不但春秋明古義,雅知月旦著鄉評。
毫端剩埽三千牘,雲路方期九萬程。
三郡看魁天下士,丹丘應未墜家聲。
唐代·曾惇的簡介
曾惇,字谹父,南豐(今屬江西)人。紆子。高宗紹興三年(一一三三)官太府寺丞,十二年知黃州(《能改齋漫錄》卷一一),十四年知臺州,十八年知鎮江府,二十六年知光州(《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七○、一五一、一五八)。 曾惇詩,據《能改齋漫錄》等書所錄,編為一卷。
...〔
? 曾惇的詩(45篇) 〕
清代:
楊玉銜
林禿山髡,掃木葉一空,似頭新沐。蠣墻薜荔,凌亂詩人吟屋。
未歲寒、松柏先凋,豈梅花五月,笛聲飛玉。橫汾帆亂,又唱大風一曲。
林禿山髡,掃木葉一空,似頭新沐。蠣牆薜荔,淩亂詩人吟屋。
未歲寒、松柏先凋,豈梅花五月,笛聲飛玉。橫汾帆亂,又唱大風一曲。
明代:
張吉
拜相后先公與馬,公多容色馬多憂。若更慶歷為元祐,公亦須憂到死休。
拜相後先公與馬,公多容色馬多憂。若更慶曆為元祐,公亦須憂到死休。
元代:
曹伯啟
講明圣學遠方來,仁宅居安義路開。多少紅塵名利窟,歲時相遇只銜杯。
講明聖學遠方來,仁宅居安義路開。多少紅塵名利窟,歲時相遇隻銜杯。
宋代:
葛秋崖
二十四友金谷宴,千三百里錦帆游。
人間無此春風樂,樂極人間無此愁。
二十四友金谷宴,千三百裡錦帆遊。
人間無此春風樂,樂極人間無此愁。
唐代:
錢起
少年從事好,此去別愁輕。滿座詩人興,隨君郢路行。
蒹葭侵驛樹,云水抱山城。遙愛下車日,江皋春草生。
少年從事好,此去別愁輕。滿座詩人興,隨君郢路行。
蒹葭侵驛樹,雲水抱山城。遙愛下車日,江臯春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