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韶山水圖
大韶山水圖。明代。劉珝。 江南之山倚南斗,根據蜿蜒幾千畝。懸厓峭壁重復重,若坐若立還若走。江南之水環南都,洶涌周回為具區。包天括地深無極,云帆雪浪相縈紆。水流山峙多清氣,鐘出高人自拔萃。平生愛住山水間,養高不為形骸累。嵓前空翠飛濛濛,小橋不與周逵通。房櫳半出長林外,人聲多在云煙中。好景靜觀皆自得,著書老卻龍鱗柏。昨夜虹光射斗牛,山靈放出文章伯。獻策御前誇第一,詞林更轉春坊秩。莫將山水匿胸中,普施霖雨蒼生筆。
[明代]:劉珝
江南之山倚南斗,根據蜿蜒幾千畝。懸厓峭壁重復重,若坐若立還若走。
江南之水環南都,洶涌周回為具區。包天括地深無極,云帆雪浪相縈紆。
水流山峙多清氣,鐘出高人自拔萃。平生愛住山水間,養高不為形骸累。
嵓前空翠飛濛濛,小橋不與周逵通。房櫳半出長林外,人聲多在云煙中。
好景靜觀皆自得,著書老卻龍鱗柏。昨夜虹光射斗牛,山靈放出文章伯。
獻策御前誇第一,詞林更轉春坊秩。莫將山水匿胸中,普施霖雨蒼生筆。
江南之山倚南鬥,根據蜿蜒幾千畝。懸厓峭壁重複重,若坐若立還若走。
江南之水環南都,洶湧周回為具區。包天括地深無極,雲帆雪浪相縈紆。
水流山峙多清氣,鐘出高人自拔萃。平生愛住山水間,養高不為形骸累。
嵓前空翠飛濛濛,小橋不與周逵通。房櫳半出長林外,人聲多在雲煙中。
好景靜觀皆自得,著書老卻龍鱗柏。昨夜虹光射鬥牛,山靈放出文章伯。
獻策禦前誇第一,詞林更轉春坊秩。莫將山水匿胸中,普施霖雨蒼生筆。
唐代·劉珝的簡介
劉珝(1426年~1490年),字叔溫,號古直,山東青州府壽光縣陽河里(現青州市高柳鎮陽河村)人。明英宗正統十三年(1448年)進士,歷官編修、吏部左侍郎,擢吏部尚書,加太子少保、文淵閣大學士,后加太子太保,進謹身殿大學士,位居閣老。弘治三年(1490 年)病逝,謚文和。劉珝性疏直,居官清正,不拘小節。晚年致仕還鄉,事親盡孝。著有《青宮講意》、《古直先生文集》等。
...〔
? 劉珝的詩(44篇) 〕
唐代:
許棠
竹檻匝回廊,城中似外方。月云開作片,枝鳥立成行。
徑接河源潤,庭容塔影涼。天臺頻去說,誰占最高房。
竹檻匝回廊,城中似外方。月雲開作片,枝鳥立成行。
徑接河源潤,庭容塔影涼。天臺頻去說,誰占最高房。
近代:
趙熙
古寺憑江郭,高樓感眾陰。時危萬里仄,思苦百年深。
半醉天難問,多材陸豈沉。迢迢獨行者,珍重呂粱心。
古寺憑江郭,高樓感衆陰。時危萬裡仄,思苦百年深。
半醉天難問,多材陸豈沉。迢迢獨行者,珍重呂粱心。
清代:
陶元藻
天險何曾《禹貢》陳,白波江上起嶙峋。花垂孤石春迎棹,佩響空山夜降神。
玉馬驚回猺洞火,寒潮拍盡女墻塵。帆飛三峽行才半,還傍香爐一問津。
天險何曾《禹貢》陳,白波江上起嶙峋。花垂孤石春迎棹,佩響空山夜降神。
玉馬驚回猺洞火,寒潮拍盡女牆塵。帆飛三峽行才半,還傍香爐一問津。
明代:
陳龍
南浦蒹葭覆釣舟,草堂人去水空流。凄涼煙月滄洲晚,憔悴霜風玉樹秋。
身世百年同逆旅,功名兩字等浮漚。史臣異日書高潔,東漢嚴光是匹儔。
南浦蒹葭覆釣舟,草堂人去水空流。凄涼煙月滄洲晚,憔悴霜風玉樹秋。
身世百年同逆旅,功名兩字等浮漚。史臣異日書高潔,東漢嚴光是匹儔。
:
孫應時
芹泮青燈夜,山亭皂蓋春。重更雙使節,總為兩淮民。
德意人人浹,工夫事事新。帝城車馬外,才此寄經綸。
芹泮青燈夜,山亭皂蓋春。重更雙使節,總為兩淮民。
德意人人浹,工夫事事新。帝城車馬外,才此寄經綸。
:
舒岳祥
馬鬃頻剪新心吐,鳳翅初開勁葉森。
更有木魚三百尾,山僧鍋里煮黃金。
馬鬃頻剪新心吐,鳳翅初開勁葉森。
更有木魚三百尾,山僧鍋裡煮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