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丙午螺川)
酹江月(丙午螺川)。宋代。趙師俠。 飄流蹤跡,趁春來、還趁春光歸去。九十韶華能幾許,著意留他不住。趲柳催花,摧紅長翠,多少風和雨。蜂閑蝶怨,盡憑枝上鶯語。歸棹去去難留,桃花浪暖,綠漲迷津浦?;厥字爻翘鞓舆h,人在重城深處。惜別愁分,凝暗有淚,總寄陽關句。不堪腸斷,恨隨江水東注。
[宋代]:趙師俠
飄流蹤跡,趁春來、還趁春光歸去。九十韶華能幾許,著意留他不住。趲柳催花,摧紅長翠,多少風和雨。蜂閑蝶怨,盡憑枝上鶯語。
歸棹去去難留,桃花浪暖,綠漲迷津浦?;厥字爻翘鞓舆h,人在重城深處。惜別愁分,凝暗有淚,總寄陽關句。不堪腸斷,恨隨江水東注。
飄流蹤跡,趁春來、還趁春光歸去。九十韶華能幾許,著意留他不住。趲柳催花,摧紅長翠,多少風和雨。蜂閑蝶怨,盡憑枝上鶯語。
歸棹去去難留,桃花浪暖,綠漲迷津浦?;厥字爻翘鞓舆h,人在重城深處。惜別愁分,凝暗有淚,總寄陽關句。不堪腸斷,恨隨江水東注。
唐代·趙師俠的簡介
趙師俠(生卒年不詳)一名師使,字介之,號坦庵,太祖子燕王趙德昭七世孫,居于新淦(今江西新干)。淳熙二年(1175)進士。十五年為江華郡丞。饒宗頤《詞籍考》卷四:“其跋孟元老《夢華錄》云:”余侍先大父,親承謦咳,校之此錄,多有合者,今甲子一周,故老淪沒,因鐫木以廣之。淳熙丁未(1187)十月,浚儀趙師俠介之書于坦庵?!茙焸b生于建炎元年(1127)以前。集中有重明節詞,則當光宗以九月四日為重明節之世。所署最后年干為乙巳,則寧宗慶元三年(1197)也。有《坦庵長短句》一卷。
...〔
? 趙師俠的詩(172篇) 〕
明代:
邊貢
書來休更問新銜,蹇命非才久自諳。游屐謾誇探虎窟,釣竿何用狎龍潭。
終知展季三宜黜,豈但嵇康七不堪。傳語故交虛北望,已看華發住江南。
書來休更問新銜,蹇命非才久自諳。遊屐謾誇探虎窟,釣竿何用狎龍潭。
終知展季三宜黜,豈但嵇康七不堪。傳語故交虛北望,已看華發住江南。
宋代:
韓淲
蝴蝶為莊周,黃粱熟邯鄲。蘧然一夢覺,茫茫天壤間。
相推明日月,來往成暑寒。山林與鐘鼎,胸中了不干。
蝴蝶為莊周,黃粱熟邯鄲。蘧然一夢覺,茫茫天壤間。
相推明日月,來往成暑寒。山林與鐘鼎,胸中了不幹。
宋代:
陳舜俞
淺深秋色看紅葉,高下人煙入翠微。
過嶺已憐云滿{革登},穿林寧恨露沾衣。
淺深秋色看紅葉,高下人煙入翠微。
過嶺已憐雲滿{革登},穿林甯恨露沾衣。
明代:
楊起元
疇昔之京國,荒涼見茲縣。今我復斯來,甫田昔為佃。
頗聞長官仁,招集得民便。麥秀匝四野,牛羊勿履踐。
疇昔之京國,荒涼見茲縣。今我複斯來,甫田昔為佃。
頗聞長官仁,招集得民便。麥秀匝四野,牛羊勿履踐。
唐代:
唐求
旅館候天曙,整車趨遠程。幾處曉鐘斷,半橋殘月明。
沙上鳥猶在,渡頭人未行。去去古時道,馬嘶三兩聲。
旅館候天曙,整車趨遠程。幾處曉鐘斷,半橋殘月明。
沙上鳥猶在,渡頭人未行。去去古時道,馬嘶三兩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