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去(自壽)
大江東去(自壽)。宋代。吳季子。 半生習(xí)氣,被風(fēng)霜、銷盡頭顱如許。七十年來都鑄錯(cuò),回首邯鄲何處。杜曲桑麻,柴桑松菊,歸計(jì)成遲暮。一樽自壽,不妨沈醉狂舞。休問滄海桑田,看朱顏白發(fā),轉(zhuǎn)次全故。烏兔相催天也老,千古英雄壞土。汾水悲歌,雍江苦調(diào),墮淚真兒女。興亡一夢,大江依舊東注。
[宋代]:吳季子
半生習(xí)氣,被風(fēng)霜、銷盡頭顱如許。七十年來都鑄錯(cuò),回首邯鄲何處。杜曲桑麻,柴桑松菊,歸計(jì)成遲暮。一樽自壽,不妨沈醉狂舞。
休問滄海桑田,看朱顏白發(fā),轉(zhuǎn)次全故。烏兔相催天也老,千古英雄壞土。汾水悲歌,雍江苦調(diào),墮淚真兒女。興亡一夢,大江依舊東注。
半生習(xí)氣,被風(fēng)霜、銷盡頭顱如許。七十年來都鑄錯(cuò),回首邯鄲何處。杜曲桑麻,柴桑松菊,歸計(jì)成遲暮。一樽自壽,不妨沈醉狂舞。
休問滄海桑田,看朱顔白發(fā),轉(zhuǎn)次全故。烏兔相催天也老,千古英雄壞土。汾水悲歌,雍江苦調(diào),墮淚真兒女。興亡一夢,大江依舊東注。
唐代·吳季子的簡介
吳季子一般指季札。季札(前576年一前484年),姬姓,名札,又稱公子札、延陵季子、延州來季子、季子,《漢書》中稱為吳札,春秋時(shí)吳王壽夢第四子,封于延陵(今丹陽一帶),后又封州來,傳為避王位“棄其室而耕”常州武進(jìn)焦溪的舜過山下。季札不僅品德高尚,而且是具有遠(yuǎn)見卓識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廣交當(dāng)世賢士,對提高華夏文化作出了貢獻(xiàn)。葬于上湖(今江陰申港),傳說碑銘“嗚呼有吳延陵君子之墓”十個(gè)古篆是孔子所書。
...〔
? 吳季子的詩(10篇) 〕
清代:
敦敏
浮云漸盡尚模糊,慚說星眸戀若珠。對面花如隔秘霧,推窗月似障紗幮。
難同阮藉論青白,好向維摩參寂無。忽憶東堂狂飲夜,燈光爛燦醉呼盧。
浮雲(yún)漸盡尚模糊,慚說星眸戀若珠。對面花如隔秘霧,推窗月似障紗幮。
難同阮藉論青白,好向維摩參寂無。忽憶東堂狂飲夜,燈光爛燦醉呼盧。
清代:
繆徵甲
嗚呼,許公仁者非神仙。代民納稅法外意,后之繼者難為賢。
瘞金償賦諱施與,詫為黃白毋乃顛。醫(yī)師之外設(shè)方相,周禮廣立仁政篇。
嗚呼,許公仁者非神仙。代民納稅法外意,後之繼者難為賢。
瘞金償賦諱施與,詫為黃白毋乃顛。醫(yī)師之外設(shè)方相,周禮廣立仁政篇。
唐代:
錢起
一笑不可得,同心相見稀。摘菱頻貰酒,待月未扃扉。
星影低驚鵲,蟲聲傍旅衣。卑棲歲已晚,共羨雁南飛。
好欲棄吾道,今宵又遇君。老夫相勸酒,稚子待題文。
一笑不可得,同心相見稀。摘菱頻貰酒,待月未扃扉。
星影低驚鵲,蟲聲傍旅衣。卑棲歲已晚,共羨雁南飛。
好欲棄吾道,今宵又遇君。老夫相勸酒,稚子待題文。
宋代:
韓億
紫菊披香碎曉霞,年年霜晚賞奇葩。
嘉名自合開仙府,麗色何妨奪錦砂。
紫菊披香碎曉霞,年年霜晚賞奇葩。
嘉名自合開仙府,麗色何妨奪錦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