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贈夏成玉)
念奴嬌(贈夏成玉)。宋代。辛棄疾。 妙齡秀發,湛靈臺一點,天然奇絕。萬壑千巖歸健筆,掃盡平山風月。雪里疏梅,霜頭寒菊,迥與余花別。識人青眼,慨然憐我疏拙。遐想后日蛾眉,兩山橫黛,談笑風生頰。握手論文情極處,冰玉一時清潔。掃斷塵勞,招呼蕭散,滿酌金蕉葉。醉鄉深處,不知天地空闊。
[宋代]:辛棄疾
妙齡秀發,湛靈臺一點,天然奇絕。萬壑千巖歸健筆,掃盡平山風月。雪里疏梅,霜頭寒菊,迥與余花別。識人青眼,慨然憐我疏拙。
遐想后日蛾眉,兩山橫黛,談笑風生頰。握手論文情極處,冰玉一時清潔。掃斷塵勞,招呼蕭散,滿酌金蕉葉。醉鄉深處,不知天地空闊。
妙齡秀發,湛靈臺一點,天然奇絕。萬壑千巖歸健筆,掃盡平山風月。雪裡疏梅,霜頭寒菊,迥與餘花別。識人青眼,慨然憐我疏拙。
遐想後日蛾眉,兩山橫黛,談笑風生頰。握手論文情極處,冰玉一時清潔。掃斷塵勞,招呼蕭散,滿酌金蕉葉。醉鄉深處,不知天地空闊。
唐代·辛棄疾的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
? 辛棄疾的詩(792篇) 〕
元代:
成廷圭
?也銜冤誰與雪,明公公議動乾坤。狂瀾既倒回中砥,白日高懸到覆盆。
一代簡書稱折獄,百年冠蓋見高門。承恩又上金鑾去,萬歲千秋奉至尊。
?也銜冤誰與雪,明公公議動乾坤。狂瀾既倒回中砥,白日高懸到覆盆。
一代簡書稱折獄,百年冠蓋見高門。承恩又上金鑾去,萬歲千秋奉至尊。
宋代:
顧逢
酒邊無日不團欒,獨冷齋中憶舊歡。
窗外一株紅杏樹,三年不得與君看。
酒邊無日不團欒,獨冷齋中憶舊歡。
窗外一株紅杏樹,三年不得與君看。
宋代:
張侃
五五三三拋堶忙,柳絲深處映陂塘。貍奴犬子尋陰地,八九春中日正長。
五五三三拋堶忙,柳絲深處映陂塘。貍奴犬子尋陰地,八九春中日正長。
明代:
郭之奇
結繩時遠,眾口喁噞。載聲于腕,墨深管铦。陷文不顧,甘諛樂疢,諱疾忘砭。
誰能響邇,或恐揚燖。宜彼金人,銘背三緘。
結繩時遠,衆口喁噞。載聲于腕,墨深管铦。陷文不顧,甘諛樂疢,諱疾忘砭。
誰能響邇,或恐揚燖。宜彼金人,銘背三緘。
近代:
邵祖平
乾軸流膏,陽和熾炭,玉池終日常盈。蒸燠爞爞蘊隆,紅霧吹冥。
掛冠解帶欣浮拍,融熱浪,肌緩骸輕。洗連朝馬殆車煩,毛發俱清。
乾軸流膏,陽和熾炭,玉池終日常盈。蒸燠爞爞蘊隆,紅霧吹冥。
掛冠解帶欣浮拍,融熱浪,肌緩骸輕。洗連朝馬殆車煩,毛發俱清。
:
陳振家
似鐵田泥難務耕,枯焦雜草剩蔫莖。雨星偶灑兩三點,雷鼓偏搥幾百聲。
人定勝天雖見說,龍停司澤豈能成。彼蒼莫也胸襟窄,計較凡夫懵懂情。
似鐵田泥難務耕,枯焦雜草剩蔫莖。雨星偶灑兩三點,雷鼓偏搥幾百聲。
人定勝天雖見說,龍停司澤豈能成。彼蒼莫也胸襟窄,計較凡夫懵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