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七星巖歸漫賦
游七星巖歸漫賦。清代。方浚師。 自從官京師,趨車畏塵坌。今茲簿領間,偶發游山愿。良朋約三五,各詡腰腳健。甫出城北門,田疇綠草蔓。分秧勞農夫,荷蓑立水面。南方節候早,于此乃益見。云重頭似壓,徑仄踵欲穿。七朵奇峰懸,相看目驚眩。高者天可倚,低者地能旋。猛如獅象臥,雄如兵甲頓。排如玉筍班,煥如霞錦緣。崢嶸紛起伏,崱屴爭后先。左得右已失,此舍彼復戀。巍巍天門開,露出摩尼殿。了無斧鑿痕,五丁力恐遜。放膽步石室,披襟豁煩悶。長橋中央駕,綿亙拖匹練。初愁陰冷甚,繼覺情景變。半空一滴水,聲若碎玉片。涓涓不停住,遂爾成回漩。可是驪龍醒,含珠時噴噀。再進境愈佳,曉天明一線。持梃擊石鼓,噌吰音自遠。惜哉鐘久啞,常抱不鳴恨。我行足漸軟,頗悔游未遍。禪房且棲息,蔬筍具晨膳。老僧前致詞,使君得毋倦。汲泉瀹新茗,清腴勝陽羨。歸來整匡床,酣睡拋書卷。好山復入夢,嵐翠增妍茜。忽然大雨傾,滿身珍珠濺。阿香持北斗,霹靂閃紫電。斯時兩腋輕,凌風任推轉。飛上最高峰,寒氣逼衫袨。眾星落我手,抱之金光纏。一笑開雙眸,摩挲端石硯。
[清代]:方浚師
自從官京師,趨車畏塵坌。今茲簿領間,偶發游山愿。
良朋約三五,各詡腰腳健。甫出城北門,田疇綠草蔓。
分秧勞農夫,荷蓑立水面。南方節候早,于此乃益見。
云重頭似壓,徑仄踵欲穿。七朵奇峰懸,相看目驚眩。
高者天可倚,低者地能旋。猛如獅象臥,雄如兵甲頓。
排如玉筍班,煥如霞錦緣。崢嶸紛起伏,崱屴爭后先。
左得右已失,此舍彼復戀。巍巍天門開,露出摩尼殿。
了無斧鑿痕,五丁力恐遜。放膽步石室,披襟豁煩悶。
長橋中央駕,綿亙拖匹練。初愁陰冷甚,繼覺情景變。
半空一滴水,聲若碎玉片。涓涓不停住,遂爾成回漩。
可是驪龍醒,含珠時噴噀。再進境愈佳,曉天明一線。
持梃擊石鼓,噌吰音自遠。惜哉鐘久啞,常抱不鳴恨。
我行足漸軟,頗悔游未遍。禪房且棲息,蔬筍具晨膳。
老僧前致詞,使君得毋倦。汲泉瀹新茗,清腴勝陽羨。
歸來整匡床,酣睡拋書卷。好山復入夢,嵐翠增妍茜。
忽然大雨傾,滿身珍珠濺。阿香持北斗,霹靂閃紫電。
斯時兩腋輕,凌風任推轉。飛上最高峰,寒氣逼衫袨。
眾星落我手,抱之金光纏。一笑開雙眸,摩挲端石硯。
自從官京師,趨車畏塵坌。今茲簿領間,偶發遊山願。
良朋約三五,各詡腰腳健。甫出城北門,田疇綠草蔓。
分秧勞農夫,荷蓑立水面。南方節候早,于此乃益見。
雲重頭似壓,徑仄踵欲穿。七朵奇峰懸,相看目驚眩。
高者天可倚,低者地能旋。猛如獅象臥,雄如兵甲頓。
排如玉筍班,煥如霞錦緣。崢嶸紛起伏,崱屴爭後先。
左得右已失,此舍彼複戀。巍巍天門開,露出摩尼殿。
了無斧鑿痕,五丁力恐遜。放膽步石室,披襟豁煩悶。
長橋中央駕,綿亙拖匹練。初愁陰冷甚,繼覺情景變。
半空一滴水,聲若碎玉片。涓涓不停住,遂爾成回漩。
可是驪龍醒,含珠時噴噀。再進境愈佳,曉天明一線。
持梃擊石鼓,噌吰音自遠。惜哉鐘久啞,常抱不鳴恨。
我行足漸軟,頗悔遊未遍。禪房且棲息,蔬筍具晨膳。
老僧前緻詞,使君得毋倦。汲泉瀹新茗,清腴勝陽羨。
歸來整匡床,酣睡拋書卷。好山複入夢,嵐翠增妍茜。
忽然大雨傾,滿身珍珠濺。阿香持北鬥,霹靂閃紫電。
斯時兩腋輕,淩風任推轉。飛上最高峰,寒氣逼衫袨。
衆星落我手,抱之金光纏。一笑開雙眸,摩挲端石硯。
唐代·方浚師的簡介
(1830—1889)清安徽定遠人,字子嚴,號夢簪。咸豐五年舉人,官至直隸永定河道。有《退一步齋詩文集》。
...〔
? 方浚師的詩(7篇) 〕
宋代:
洪咨夔
缺唇丹井應千尺,禿頂靈杉恰百圍。
鶴去不聞人下子,黃蜂無數采花歸。
缺唇丹井應千尺,禿頂靈杉恰百圍。
鶴去不聞人下子,黃蜂無數采花歸。
清代:
陳恭尹
家世儒官獨典軍,紫髯三十坐高軒。戰旗指處無堅壘,仕路從來有孟門。
劍長澀苔收殺氣,馬驕沙草散蹄痕。舊時贈客金錢盡,更向誰人受此恩。
家世儒官獨典軍,紫髯三十坐高軒。戰旗指處無堅壘,仕路從來有孟門。
劍長澀苔收殺氣,馬驕沙草散蹄痕。舊時贈客金錢盡,更向誰人受此恩。
唐代:
周曇
伊商胡越尚同圖,管蔡如何有異謨。
不念祖宗危社稷,強于仁圣遣行誅。
伊商胡越尚同圖,管蔡如何有異謨。
不念祖宗危社稷,強于仁聖遣行誅。
宋代:
馮山
萬竹林間一徑升,滿巖金碧靜香燈。飛泉散亂垂千尺,危閣攲斜擁數層。
雨氣或從檐際落,風光時向坐中凝。荒碑文字那能讀,合眼煎茶問老僧。
萬竹林間一徑升,滿巖金碧靜香燈。飛泉散亂垂千尺,危閣攲斜擁數層。
雨氣或從檐際落,風光時向坐中凝。荒碑文字那能讀,合眼煎茶問老僧。
明代:
楊慎
雁齒紅橋仙舫,鴨頭綠水人家。
邀郎深夜沽酒,約伴明朝浣沙。
雁齒紅橋仙舫,鴨頭綠水人家。
邀郎深夜沽酒,約伴明朝浣沙。
近代:
黃綺
院深人寂寂。怯細雨朝寒,睡濃無力。臨軒一聲笛。
甚驚心難定,玉階孤立。蜂翻蝶集,便迷了歸途應憶。
院深人寂寂。怯細雨朝寒,睡濃無力。臨軒一聲笛。
甚驚心難定,玉階孤立。蜂翻蝶集,便迷了歸途應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