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江上寄懷喬生兼訊黎美周歸信
夏日江上寄懷喬生兼訊黎美周歸信。唐代。李貞。 扶離染就羅裙茜,江妃笑上芙蓉殿。亭亭翠蓋倚酡顏,秾李夭桃嘆衰賤。清溪女兒罷浣紗,蜻蜓艇子載琵琶。采菱歌怨江南暮,一夜風吹度落花。憶君遙在城南曲,七尺蝦須擁寒玉。庭前榴火燒白云,南熏一洗清如沐?;ǘ深^前金是塘,幾回涉水行搴裳。聞道云英猶未嫁,相迎應學唱迎郎。
[唐代]:李貞
扶離染就羅裙茜,江妃笑上芙蓉殿。亭亭翠蓋倚酡顏,秾李夭桃嘆衰賤。
清溪女兒罷浣紗,蜻蜓艇子載琵琶。采菱歌怨江南暮,一夜風吹度落花。
憶君遙在城南曲,七尺蝦須擁寒玉。庭前榴火燒白云,南熏一洗清如沐。
花渡頭前金是塘,幾回涉水行搴裳。聞道云英猶未嫁,相迎應學唱迎郎。
扶離染就羅裙茜,江妃笑上芙蓉殿。亭亭翠蓋倚酡顔,秾李夭桃歎衰賤。
清溪女兒罷浣紗,蜻蜓艇子載琵琶。采菱歌怨江南暮,一夜風吹度落花。
憶君遙在城南曲,七尺蝦須擁寒玉。庭前榴火燒白雲,南熏一洗清如沐。
花渡頭前金是塘,幾回涉水行搴裳。聞道雲英猶未嫁,相迎應學唱迎郎。
唐代·李貞的簡介
李貞(627年-688年10月12日),唐太宗第八子,母燕德妃。官至太子太傅,被先后封為漢王、原王、越王。武則天當政時,李貞因起兵失敗而飲毒自盡。開元五年(716年),唐玄宗將李貞、李沖重新改葬,追謚號為敬。
...〔
? 李貞的詩(37篇) 〕
:
薛寧廷
昔夢之帝所,一聆《霓裳曲》。謠諑妒蛾眉,酒食生岸獄。
歸坐滄浪亭,臨流濯我足。綺語出金仙,冰銜換玉局。
昔夢之帝所,一聆《霓裳曲》。謠諑妒蛾眉,酒食生岸獄。
歸坐滄浪亭,臨流濯我足。綺語出金仙,冰銜換玉局。
明代:
李開先
晝讀兵書夜枕戈,少年猛士出三河。
乘時欲取封侯印,可奈天驕力請和。
晝讀兵書夜枕戈,少年猛士出三河。
乘時欲取封侯印,可奈天驕力請和。
元代:
廖大圭
茅屋陰陰水北村,滿床書卷一桐孫。雨聲長在黃梅樹,四月來時不出門。
茅屋陰陰水北村,滿床書卷一桐孫。雨聲長在黃梅樹,四月來時不出門。
明代:
邊貢
遠拋卮酒避芳辛,靜對煙空月半輪。門掩綠苔真自逸,案堆黃卷不全貧。
非才敢竊明時位,多病愁看故里春。詩侶釣朋俱出飲,也應回憶倦游人。
遠拋卮酒避芳辛,靜對煙空月半輪。門掩綠苔真自逸,案堆黃卷不全貧。
非才敢竊明時位,多病愁看故裡春。詩侶釣朋俱出飲,也應回憶倦遊人。
宋代:
蘇軾
詞源灩灩波頭展,清唱一聲巖谷滿。
未容雪積句先高,豈獨湖開心自遠。
詞源灩灩波頭展,清唱一聲巖谷滿。
未容雪積句先高,豈獨湖開心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