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文節號鐘琴歌
謝文節號鐘琴歌。清代。張廷壽。 嶧山之桐高不俯,風雨呵護蛟龍舞。山靈削作東山琴,從此精誠萬萬古。其名一十有六字,言言如出公肺腑。其旁更有疊山字,云是當年公手補。吁嗟此琴爾何不伴諸葛居隆中,抱膝遂定三分功。而獨長依海上孤臣蹤,琴之遇兮亦何窮。吁嗟此琴,爾何不為王門戴逵有,一朝破軫又誰咎。而獨追隨附公以不朽,琴之壽兮又何久。一彈兮洋洋,羈身茶坂心悲傷。再彈兮脈脈,苦憶護堂遠相隔。三彈四彈兮凄以哀,天心已去兮不可回。趙家宮殿兮付離黍,厓山戰艦兮成飛灰。別館兮徘徊,采薇蕨兮唐石山隈。愿尋乾凈之黃土兮抱夜月,而獨上夫泉臺。
[清代]:張廷壽
嶧山之桐高不俯,風雨呵護蛟龍舞。山靈削作東山琴,從此精誠萬萬古。
其名一十有六字,言言如出公肺腑。其旁更有疊山字,云是當年公手補。
吁嗟此琴爾何不伴諸葛居隆中,抱膝遂定三分功。
而獨長依海上孤臣蹤,琴之遇兮亦何窮。吁嗟此琴,爾何不為王門戴逵有,一朝破軫又誰咎。
而獨追隨附公以不朽,琴之壽兮又何久。一彈兮洋洋,羈身茶坂心悲傷。
再彈兮脈脈,苦憶護堂遠相隔。三彈四彈兮凄以哀,天心已去兮不可回。
趙家宮殿兮付離黍,厓山戰艦兮成飛灰。別館兮徘徊,采薇蕨兮唐石山隈。
愿尋乾凈之黃土兮抱夜月,而獨上夫泉臺。
嶧山之桐高不俯,風雨呵護蛟龍舞。山靈削作東山琴,從此精誠萬萬古。
其名一十有六字,言言如出公肺腑。其旁更有疊山字,雲是當年公手補。
籲嗟此琴爾何不伴諸葛居隆中,抱膝遂定三分功。
而獨長依海上孤臣蹤,琴之遇兮亦何窮。籲嗟此琴,爾何不為王門戴逵有,一朝破軫又誰咎。
而獨追隨附公以不朽,琴之壽兮又何久。一彈兮洋洋,羈身茶坂心悲傷。
再彈兮脈脈,苦憶護堂遠相隔。三彈四彈兮凄以哀,天心已去兮不可回。
趙家宮殿兮付離黍,厓山戰艦兮成飛灰。別館兮徘徊,采薇蕨兮唐石山隈。
願尋乾淨之黃土兮抱夜月,而獨上夫泉臺。
唐代·張廷壽的簡介
原名紫文,字少槎,號曼生,又號曼仙,元灝子,同治丙寅歲貢。著有獨學庵詩草。少槎姑丈為月槎先生令子。悔余老人宅相才高學博,弱冠知名,有詩書畫三絕之稱,惟恃才傲物不諧于俗。惜中年以前詩作,散佚殆盡,友人陳季鳴竭力搜羅,得若干首為一集,并從燕僑齋偶存稿中得序一篇,冠之于首以待梓云。
...〔
? 張廷壽的詩(63篇) 〕
:
熊盛元
海底魚游樂未央,此身何啻在濠梁?遙聞尺八簫聲起,牽得鄉愁爾許長。
海底魚遊樂未央,此身何啻在濠梁?遙聞尺八簫聲起,牽得鄉愁爾許長。
明代:
霍與瑕
國風雖離亂,時聞平淡音。降及離騷作,哀思不可任。
馳騁不可御,縱橫更莫倫。遂為詞賦祖,精華世所歆。
國風雖離亂,時聞平淡音。降及離騷作,哀思不可任。
馳騁不可禦,縱橫更莫倫。遂為詞賦祖,精華世所歆。
:
傅義
杜宇催人快繫風,羲娥行色太匆匆。縱非看得韶光賤,九十而今八十空。
花漸老,葉方濃。綠蔭猶肯護馀紅。白頭喜與青春侶,盡攬芳菲入夢中。
杜宇催人快繫風,羲娥行色太匆匆。縱非看得韶光賤,九十而今八十空。
花漸老,葉方濃。綠蔭猶肯護馀紅。白頭喜與青春侶,盡攬芳菲入夢中。
宋代:
趙蕃
天公知君有此畫,要遣題詩與當價。故令欲雪還弄晴,盡日神機不容暇。
毫端自出右丞維,孫郎一見欣得之。寫真命意兩俱盛,我今落筆胡能奇。
天公知君有此畫,要遣題詩與當價。故令欲雪還弄晴,盡日神機不容暇。
毫端自出右丞維,孫郎一見欣得之。寫真命意兩俱盛,我今落筆胡能奇。
宋代:
洪邁
樓下高低萬井煙,樓頭極目思悠然。
山圍風景無余地,戶接星河不盡天。
樓下高低萬井煙,樓頭極目思悠然。
山圍風景無餘地,戶接星河不盡天。
宋代:
趙蕃
流水疏梅我有詩,偶來重見雪離披。
五年不蹋常山路,咫尺寧乖一赴期。
流水疏梅我有詩,偶來重見雪離披。
五年不蹋常山路,咫尺甯乖一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