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沉醉東風 秋夜旅思二
【雙調】沉醉東風 秋夜旅思二。元代。張可久。 秋夜旅思二十五點秋更鼓聲,千三百里水館郵程。青山去路長,紅樹西風冷。百年人半紙虛名,得似璩源閣上僧,午睡足梅窗日影。氣球元氣初包混飩,皮囊自喜囫圇。閑田地著此身,絕世慮縈方寸。圓滿也不必煩人,一腳騰空上紫云,強似向紅塵亂滾。瓊珠臺琪樹暖青山鷓鴣,石床平紅錦氍毹。云間萼綠華,梅下蓬萊屨。倚高寒滿身香露,相伴仙人倒玉壺,月明夜瑤琴一曲。
[元代]:張可久
秋夜旅思
二十五點秋更鼓聲,千三百里水館郵程。青山去路長,紅樹西風冷。百年人半紙虛名,得似璩源閣上僧,午睡足梅窗日影。
氣球
元氣初包混飩,皮囊自喜囫圇。閑田地著此身,絕世慮縈方寸。圓滿也不必煩人,一腳騰空上紫云,強似向紅塵亂滾。
瓊珠臺
琪樹暖青山鷓鴣,石床平紅錦氍毹。云間萼綠華,梅下蓬萊屨。倚高寒滿身香露,相伴仙人倒玉壺,月明夜瑤琴一曲。
秋夜旅思
二十五點秋更鼓聲,千三百裡水館郵程。青山去路長,紅樹西風冷。百年人半紙虛名,得似璩源閣上僧,午睡足梅窗日影。
氣球
元氣初包混飩,皮囊自喜囫圇。閑田地著此身,絕世慮縈方寸。圓滿也不必煩人,一腳騰空上紫雲,強似向紅塵亂滾。
瓊珠臺
琪樹暖青山鷓鴣,石床平紅錦氍毹。雲間萼綠華,梅下蓬萊屨。倚高寒滿身香露,相伴仙人倒玉壺,月明夜瑤琴一曲。
唐代·張可久的簡介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說名伯遠,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并稱“雙壁”,與張養浩合為“二張”。
...〔
? 張可久的詩(330篇) 〕
唐代:
周曇
伊商胡越尚同圖,管蔡如何有異謨。
不念祖宗危社稷,強于仁圣遣行誅。
伊商胡越尚同圖,管蔡如何有異謨。
不念祖宗危社稷,強于仁聖遣行誅。
:
弘歷
風槐煙柳綠成帷,影度紗欞午日遲。暫向幾馀閒學草,偶因吟罷亦敲棋。
曲池新漲分魚子,碧宇高空放鶴兒。最愛子西傳好句,依稀山靜小年時。
風槐煙柳綠成帷,影度紗欞午日遲。暫向幾馀閒學草,偶因吟罷亦敲棋。
曲池新漲分魚子,碧宇高空放鶴兒。最愛子西傳好句,依稀山靜小年時。
宋代:
劉克莊
公丞赤地饑荒后,一念通天立致和。
永日庭中私謁少,豐年陌上醉人多。
公丞赤地饑荒後,一念通天立緻和。
永日庭中私謁少,豐年陌上醉人多。
清代:
陳忠平
臥云疑怪石,佔地自然雄。閃爍寒眸射,咆哮白額髼。
滿林驚魅影,一爪帶悲風。莫許威濫借,翻令笑爾蟲。
臥雲疑怪石,佔地自然雄。閃爍寒眸射,咆哮白額髼。
滿林驚魅影,一爪帶悲風。莫許威濫借,翻令笑爾蟲。
元代:
馮子振
青子初肥色半鮮,綠陰深處壓枝懸。日長幾陣廉纖雨,正是江南四月天。
青子初肥色半鮮,綠陰深處壓枝懸。日長幾陣廉纖雨,正是江南四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