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梁州·篷窗風急雨絲絲
小梁州·篷窗風急雨絲絲。元代。張可久。 篷窗風急雨絲絲,悶捻吟髭?;搓栁魍泛沃??無一個鱗鴻至,把酒問篙師。迎頭便說兵戈事。風流再莫追思,塌了酒樓,焚了茶肆,柳營花市,更呼甚燕子鶯兒!
[元代]:張可久
篷窗風急雨絲絲,悶捻吟髭?;搓栁魍泛沃??無一個鱗鴻至,把酒問篙師。
迎頭便說兵戈事。風流再莫追思,塌了酒樓,焚了茶肆,柳營花市,更呼甚燕子鶯兒!
篷窗風急雨絲絲,悶撚吟髭?;搓栁魍泛沃??無一個鱗鴻至,把酒問篙師。
迎頭便說兵戈事。風流再莫追思,塌了酒樓,焚了茶肆,柳營花市,更呼甚燕子鶯兒!
譯文
急風撲打著篷窗,細雨絲絲,愁悶難遣只有捻須思索,吟詩填詞。西望淮陽,今日要到哪里去?盼不到一封書信來,端著酒杯向船夫問一個底細。船夫一開頭就說兵戈戰事。告訴我風流已成往事,不要再去回憶追思,酒樓坍塌了,茶肆也被燒成灰,歌臺妓院成了軍營,往日的歌妓舞女再也找不到了。
注釋
小梁州:正宮曲牌。分上、下片,在散曲中較少見。句式:上片七四、七三四,下片七六、三三、四五。
悶捻吟髭:因為愁悶難遣,而捻著胡須思索吟詩。
路何之:路怎樣走。
鱗鴻:即魚雁傳書,代書信。
篙師:船夫。
柳營花市:喻指歌樓妓院,妓婦女居住。
燕子鶯兒:比喻歌妓。
唐代·張可久的簡介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說名伯遠,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并稱“雙壁”,與張養浩合為“二張”。
...〔
? 張可久的詩(330篇) 〕
宋代:
李之儀
盛著底是病,拈出底是藥。眾生以相見我,卻道風狂顛錯。
秋來葉落歸根,春去鳥啼花落。只這便是生涯,說甚重重樓閣。
盛著底是病,拈出底是藥。衆生以相見我,卻道風狂顛錯。
秋來葉落歸根,春去鳥啼花落。隻這便是生涯,說甚重重樓閣。
宋代:
陸游
微疾經旬近藥囊,往來巷陌未全妨。
時時小雨知春近,處處閑身覺日長。
微疾經旬近藥囊,往來巷陌未全妨。
時時小雨知春近,處處閑身覺日長。
明代:
藍仁
暮歸山色昏,濯足月在澗。衡門棲鵲定,暗樹流螢亂。
妻孥候我至,明燈供蔬飯。佇立松桂涼,疏星隔河漢。
暮歸山色昏,濯足月在澗。衡門棲鵲定,暗樹流螢亂。
妻孥候我至,明燈供蔬飯。佇立松桂涼,疏星隔河漢。
元代:
王冕
自笑青云遠,誰憐白發孤?艱難知道路,瀟灑問江湖。
事業留詩卷,田園入畫圖。
自笑青雲遠,誰憐白發孤?艱難知道路,瀟灑問江湖。
事業留詩卷,田園入畫圖。
唐代:
韓熙載
仆本江北人,今作江南客。再去江北游,舉目無相識。
金風吹我寒,秋月為誰白。不如歸去來,江南有人憶。
未到故鄉時,將為故鄉好。及至親得歸,爭如身不到。
仆本江北人,今作江南客。再去江北遊,舉目無相識。
金風吹我寒,秋月為誰白。不如歸去來,江南有人憶。
未到故鄉時,將為故鄉好。及至親得歸,爭如身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