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州民
別州民。唐代。白居易。 耆老遮歸路,壺漿滿別筵。甘棠無一樹,那得淚潸然。稅重多貧戶,農饑足旱田。唯留一湖水,與汝救兇年。
[唐代]:白居易
耆老遮歸路,壺漿滿別筵。
甘棠無一樹,那得淚潸然。
稅重多貧戶,農饑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與汝救兇年。
耆老遮歸路,壺漿滿別筵。
甘棠無一樹,那得淚潸然。
稅重多貧戶,農饑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與汝救兇年。
譯文
杭州的父老準備水酒滿筵,攔路相送。
作為地方官吏為自己在任時一無建樹而慚愧 ,不禁潸然淚下。
因為稅重,貧窮的農戶很多;又因為旱田多,農民也有饑荒。
我只能給父老們留下一湖水,救救干旱的災荒。
注釋
耆老(qí lǎo):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原指六七十歲的老人。
唐代·白居易的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
? 白居易的詩(2585篇) 〕
清代:
龔自珍
祖父頭銜舊熲光,祠曹我亦試為郎。
君恩夠向漁樵說,篆墓何須百字長。
祖父頭銜舊熲光,祠曹我亦試為郎。
君恩夠向漁樵說,篆墓何須百字長。
明代:
王叔承
試問烏程第一篘,醉仙翻作酒家羞。
三千年上探星海,未必黃河是濁流。
試問烏程第一篘,醉仙翻作酒家羞。
三千年上探星海,未必黃河是濁流。
明代:
王夫之
湘波一尺阻東西,湘草湘煙入望迷。碧海相看消鏡雪,丹經何術煉銀泥。
歸舟吳越迎歌扇,潭水滄浪廢杖藜。問訊綏山桃幾熟,飛花好寄五陵溪。
湘波一尺阻東西,湘草湘煙入望迷。碧海相看消鏡雪,丹經何術煉銀泥。
歸舟吳越迎歌扇,潭水滄浪廢杖藜。問訊綏山桃幾熟,飛花好寄五陵溪。
:
費墨娟
送客逢春可自由,心隨湖水共悠悠。可能相別還相憶,一夕橫塘似舊游。
送客逢春可自由,心隨湖水共悠悠。可能相別還相憶,一夕橫塘似舊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