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桃源·柳
醉桃源·柳。宋代。翁元龍。 千絲風雨萬絲晴。年年長短亭。暗黃看到綠成陰。春由他送迎。鶯思重,燕愁輕。如人離別情。繞湖煙冷罩波明。畫船移玉笙。
[宋代]:翁元龍
千絲風雨萬絲晴。年年長短亭。暗黃看到綠成陰。春由他送迎。
鶯思重,燕愁輕。如人離別情。繞湖煙冷罩波明。畫船移玉笙。
千絲風雨萬絲晴。年年長短亭。暗黃看到綠成陰。春由他送迎。
鶯思重,燕愁輕。如人離別情。繞湖煙冷罩波明。畫船移玉笙。
譯文
千萬條柳絲迎著風雨沐浴著晴日,年年站在長短亭旁目睹旅客來去匆匆。從暗黃的柳芽萌生到一片綠陰濃重,經歷了春來春往的整個過程。鶯、燕在柳絲間纏綿徘徊不斷穿行,恰似長短亭上人們依依難舍、含愁相別的情形。環湖柳色綠如煙,映襯得西湖水波明凈。一葉畫舟在水面上劃動,載著幽幽一曲玉笙的樂音。
注釋
年年長短亭:指年年柳樹都在亭邊送人遠行。
暗黃看到綠成陰,春由他送迎:春天來時,柳條為暗黃色,春天去時,柳條為碧綠色。
繞湖煙冷罩波明:指柳樹沿西湖環繞。
這首詞詠柳。作者因古來就有折柳送別的習俗,遂將柳擬人化,借柳以詠離情。上片寫驛道旁、長亭邊的柳。這是人們祖道餞別之地,這里的柳年年歲歲為人送行,年年歲歲迎送春天,成了離情別緒的象征物。下片轉寫西湖煙柳。這里的柳也年年迎送春天,時時注目于湖面搖曳的畫船,聆聽著船上悠揚的笙歌,感受著男女游客們的鶯思燕愁,于是它自己也依依含情,成了世間離情別緒的負載物。
唐代·翁元龍的簡介
翁元龍字時可,號處靜,句章(一作四明)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理宗嘉熙初前后在世。生平事跡不可考。他是大詞家吳文英之兄,亦工詞,杜成之評為“如絮浮水,如荷濕露,縈旋流轉,似沾非著”。所作今存花草粹編中者一首,絕妙好詞中者五首。
...〔
? 翁元龍的詩(26篇) 〕
宋代:
劉攽
繁陰不時解,雨氣如深秋。朝衣始絺葛,暮服乃重裘。
天事亟變易,得為有常不。如何世上士,欲以全自求。
繁陰不時解,雨氣如深秋。朝衣始絺葛,暮服乃重裘。
天事亟變易,得為有常不。如何世上士,欲以全自求。
:
王九思
世泰容吾拙,官閑似隱居。苦吟遲得句,倦讀臥看書。
山色憑闌外,花香退食余。老親身更健,千里寄雙魚。
世泰容吾拙,官閑似隱居。苦吟遲得句,倦讀臥看書。
山色憑闌外,花香退食餘。老親身更健,千裡寄雙魚。
宋代:
胡仲弓
贏得工夫看好山,吟魂飛不到人間,
白云本是無心物,才得身高便可攀。
贏得工夫看好山,吟魂飛不到人間,
白雲本是無心物,才得身高便可攀。
:
崔榮江
歲漸黃昏發漸疏,心田荒卻忍輕鋤。無憑豎亥量山海,且仗陳玄寫陋書。
魚種方塘花種院,燭明長案月明居。杯中斟是閑情味,笑說陶公或不如。
歲漸黃昏發漸疏,心田荒卻忍輕鋤。無憑豎亥量山海,且仗陳玄寫陋書。
魚種方塘花種院,燭明長案月明居。杯中斟是閑情味,笑說陶公或不如。
宋代:
王庭圭
幡竿插入千巖底,鳥語飛來絕壁間。洞口行人迷處所,不知鐘梵鎖孱顏。
幡竿插入千巖底,鳥語飛來絕壁間。洞口行人迷處所,不知鐘梵鎖孱顔。
近代:
章士釗
天意微秋,庭陰乍曉。桂林風氣行人早。未須騎馬聽朝雞,叩門卻有吟朋到。
幾樹紅英,一窗翠筱。詩心漫逐游絲繞。除愁除夢不求醒,叫醒稍恨鶯兒噪。
天意微秋,庭陰乍曉。桂林風氣行人早。未須騎馬聽朝雞,叩門卻有吟朋到。
幾樹紅英,一窗翠筱。詩心漫逐遊絲繞。除愁除夢不求醒,叫醒稍恨鶯兒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