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明朝·憶昔花間初識面
賀明朝·憶昔花間初識面。唐代。歐陽炯。 憶昔花間初識面,紅袖半遮,妝臉輕轉(zhuǎn)。石榴裙帶,故將纖纖玉指偷捻,雙鳳金線。碧梧桐鎖深深院,誰料得兩情,何日教繾綣?羨春來雙燕,飛到玉樓,朝暮相見。
[唐代]:歐陽炯
憶昔花間初識面,紅袖半遮,妝臉輕轉(zhuǎn)。石榴裙帶,故將纖纖玉指偷捻,雙鳳金線。
碧梧桐鎖深深院,誰料得兩情,何日教繾綣?羨春來雙燕,飛到玉樓,朝暮相見。
憶昔花間初識面,紅袖半遮,妝臉輕轉(zhuǎn)。石榴裙帶,故將纖纖玉指偷撚,雙鳳金線。
碧梧桐鎖深深院,誰料得兩情,何日教繾綣?羨春來雙燕,飛到玉樓,朝暮相見。
這首詞寫男子對情人的懷念。
上片追憶與女子初次見面的情景,由“憶昔”領(lǐng)起,“花間初識面”,含義有二:一是所見之地在花下;二是所見之人,面亦如花。“紅袖”二句正面寫女子的嬌羞之態(tài);“石榴裙帶”三句寫其細(xì)微動(dòng)作,側(cè)面表現(xiàn)她的柔媚之情。
下片是現(xiàn)實(shí)的懷想,分兩層寫出:“碧梧”三句,念及情人深閨難出,繾綣無期;“羨春來雙燕”三句,就眼前景,人與物比,羨雙燕朝暮雙飛,襯托自己的孤獨(dú);同時(shí)也含有雙燕自由而多情,朝暮能與自己相會,而所愛之人卻難相見。
唐代·歐陽炯的簡介
(896-971)益州(今四川成都人),在后蜀任職為中書舍人。據(jù)《宣和畫譜》載,他事孟昶時(shí)歷任翰林學(xué)士、門下侍郎同平章事,隨孟昶降宋后,授為散騎常侍,工詩文,特別長于詞,又善長笛,是花間派重要作家。
...〔
? 歐陽炯的詩(47篇) 〕
:
歐陽元
扶搖萬里上青霄,鳳闕龍池步步瑤。駝背負(fù)琛金絡(luò)索,象身備駕玉逍遙。
衣冠俯伏傳呼岳,千羽低徊看舞韶。湖海布衣瞻盛事,他時(shí)田野夢天朝。
扶搖萬裡上青霄,鳳闕龍池步步瑤。駝背負(fù)琛金絡(luò)索,象身備駕玉逍遙。
衣冠俯伏傳呼嶽,千羽低徊看舞韶。湖海布衣瞻盛事,他時(shí)田野夢天朝。
明代:
方孝孺
三代賓興法尚存,每因取士嘆斯文。近來眼病無聊甚,豈復(fù)能空冀北群。
三代賓興法尚存,每因取士歎斯文。近來眼病無聊甚,豈複能空冀北群。
宋代:
釋居簡
千騎精明振物華,麥畦分處槿籬斜。山雖有盡春無際,李竟不言桃自花。
綠漲新添前夜雨,青歸不減去年畬。酒杯弗酹?jiǎng)⒘嫱粒貫樗刮囊粐@嗟。
千騎精明振物華,麥畦分處槿籬斜。山雖有盡春無際,李竟不言桃自花。
綠漲新添前夜雨,青歸不減去年畬。酒杯弗酹?jiǎng)⒘嫱粒貫樗刮囊粴U嗟。
明代:
童軒
丹山出異鳥,文采光陸離。高飛薄霄漢,虞網(wǎng)巧空施。
昔當(dāng)有虞氏,此鳥曾來儀。一鳴恊韶樂,千載應(yīng)昌期。
丹山出異鳥,文采光陸離。高飛薄霄漢,虞網(wǎng)巧空施。
昔當(dāng)有虞氏,此鳥曾來儀。一鳴恊韶樂,千載應(yīng)昌期。
明代:
李孫宸
到來幽意愜,久坐野情長。有榭皆臨水,無軒不極涼。
菊榮抽早蕊,蘭晚茁馀芳。便作吾廬得,高眠到上皇。
到來幽意愜,久坐野情長。有榭皆臨水,無軒不極涼。
菊榮抽早蕊,蘭晚茁馀芳。便作吾廬得,高眠到上皇。
宋代:
張耒
微春已動(dòng)陳根綠,晴日初流大澤澌。
客路苦寒惟飲酒,老年便暖屢添衣。
微春已動(dòng)陳根綠,晴日初流大澤澌。
客路苦寒惟飲酒,老年便暖屢添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