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十四之江南
送杜十四之江南。唐代。孟浩然。 荊吳相接水為鄉(xiāng),君去春江正淼茫。(淼茫同:渺)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送杜十四之江南譯文及注釋
譯文
兩湖江浙緊接壤,河道縱橫水為鄉(xiāng)。您去正值春江滿,煙云彌漫水茫茫。
暮色深沉天已晚,孤舟一葉停何方?心隨友人望天涯,無限思念痛斷腸。
注釋
杜十四:杜晃,排行十四。之:去,到。
荊吳:荊是古代楚國(guó)的別名,在今湖北、湖南一帶。吳也是古代國(guó)名,在今江蘇、安徽、浙江一帶。荊吳在這里泛指江南。為:一作“連”。
春江:一作“江村”。淼茫:即渺茫。
何處泊:一作“何處泊”。
天涯:猶天邊。指極遠(yuǎn)的地方。
送杜十四之江南創(chuàng)作背景
孟浩然友人杜晃要離開荊地到東吳,孟浩然為友人杜晃送行而寫下此首送別詩(shī)。
參考資料:
1、周嘯天 等.唐詩(shī)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99-100
孟浩然簡(jiǎn)介
唐代·孟浩然的簡(jiǎn)介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shī)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yáng)(今湖北襄陽(yáng))人,世稱“孟襄陽(yáng)”。浩然,少好節(jié)義,喜濟(jì)人患難,工于詩(shī)。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shī),至“不才明主棄”之語(yǔ),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shī)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shī)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 ? 孟浩然的詩(shī)(286篇) 〕猜你喜歡
可度嶺二首 其二
: 李學(xué)一
馳驅(qū)終日度深山,何處人家翠靄間。雞犬?dāng)?shù)聲云外落,峰巒千疊屋前環(huán)。
田園雜遝桑麻滿,林木青蒼鳥雀閒。疑是避秦人尚在,只今世遠(yuǎn)不知還。
城東行事去李簡(jiǎn)夫甚邇可以卜見而俱有往返之禁因戲?yàn)楦桉Y寄
故人咫尺水東頭,我欲見之心悠悠。有足欲往不自由,形骸靜對(duì)鶯花留。
我思肥陵昔之游,云霧密鎖城上樓。把酒待月生海陬,月到行午醉未休。